“什么是人的行动?社会秩序从何而来?社会又是怎么变的?给你们三分钟,自己先想一想。”
一秒,两秒,三秒。。。。一百九十八,一百九十九,李乐手腕一抬,“oK,时间到,有想明白了的么?”
瞧见下面一片沉默,李乐笑了笑,“没事儿,想明白了,就用不着我在这儿嘚吧嘚了。”
说着,竖起三根手指,像在数钱,又像对天发誓。
“第一问,你们可以理解为啥早上死活起不来床?”
台下响起一阵心照不宣的哄笑。李乐动了动手指头,“看看,这就是什么是行动?”
“白话点儿,就是咱为啥干这事儿不干那事儿?”
“脑子里有个小算盘噼里啪啦算得失,这叫理性选择,哥们儿都没起,我起来不打搅人,这叫社会规范,或者纯粹是我就喜欢,咋地吧,这叫情感驱动。”
“又或者,纯粹是昨晚沙巴克鏖战太晚,身体它不听使唤啊,这叫习惯无意识,搞清楚行动这发动机烧的什么油,是理解所有社会故事的第一页。”
瞧见下面有人恍然的“哦”,有人点头,有人依旧眼神空洞,李乐继续道,“第二问,为啥咱们学校食堂中午人挤成沙丁鱼罐头,但愣是没打起来?这就是什么是社会秩序”
“社会这台巨型过山车,为啥没散架?是大家心里都装着本文明手册即共享价值观?还是头顶悬着扣学分处分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叫规则惩罚,要么,大家都想着排着吧,反正前面那姑娘的背影儿看着也挺好看的,这叫互惠、默认合作。弄明白这些,是社会学者的看家本领。”
最后,李乐比划着第三根手指,笑道,“第三问,是经济发展?还是新老冲突总成的年代际冲突,新思潮?是宿舍里有人有女朋友男朋友了,眼红的室友们坐不住了的相对剥夺感,还是丑国突然出了个不靠谱的大统领这种重大事件?”
“搞清楚这变化的机关在哪儿,咱才能看懂连续剧下一集将要演啥。”
李乐放下手,“所以你看,理论这张大网,捞的就是人怎么动?社会怎么稳?时代怎么变?这三条大鱼,甭管理论家们吵得多凶,用的词儿多高深莫测,归根结底就是想弄明白这点事儿。”
“我希望,你们以后看事情,分析问题,要带着这三个疑问,就会发现社会,以及人、人群的运行逻辑。好了,翻到教材的第四十八页,我们从这儿讲起。”
“不是,李师兄,前面都还没讲呢?”
“前面?都考上燕大了,这么点儿基础的不能再基础的东西,自己看不明白么?”
“。。。。。。”
“那就开始,社会整合与道德调节,具体指。。。。。。”
李乐歪坐在讲台上,讲的语速与逻辑衔接飞快,学生们忽然发现,这秃子果然也是社系传下来的百年老汤,属于开闸放水那一款的,一个个奋笔疾书。
而在门外,马主任透过门缝,瞧见小李厨子挺飒爽的那个“英姿”,两条眉毛是越挨越近。
“哟,马主任,干嘛呢?”忽然有人在身后喊了声。
“啊,范科长。我听课,听听课。”马主任瞧见来人,是学校物业管理处的一个科长。
“呵呵呵,行,您慢慢看,慢慢听,我先过去。”
“嗨嗨,范科长。”
“怎么了,马主任有事儿?”
“那什么,我想问问,能不能把教学楼里教室的讲台都给搬走?”
“为啥?”
“影响教学,对,严重影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