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仁对娘亲说:&ldo;娘亲外出这么久也累了,不如早点回去休息。&rdo;
秦素兰确实有些累,&ldo;也好,你们也早点休息。&rdo;
三人便在二门处分别,秦素兰回了自己的院子,子仁与妻子说几句话便去书房,刘余氏带着儿子回自己的院子。
刘余氏对儿子说:&ldo;小厨房今日做了小米苏,小鸣要不要?&rdo;
&ldo;要。&rdo;对吃的小孩最喜欢了。
&ldo;可是吃了小米苏就不能吃这个了面饼了,小鸣只能选一样。&rdo;
小鸣有些不知怎么选,他还不懂要那个好一点。
&ldo;不如这样,小鸣先吃了小米苏再吃这个。&rdo;
娘亲给出了提议不用自己思考,小鸣便答应,&ldo;好。&rdo;
&ldo;那你先把手里的面饼给娘亲。&rdo;刘余氏拿到了儿子手里的面饼便给了身边的丫鬟,示意丫鬟处理掉。
丫鬟拿着面饼便想到厨房去蒸热自己吃。
暗处看到一切的小祺出来拦下丫鬟,&ldo;将面饼给我。&rdo;小祺不知自己做的对不对,他认为母亲这样做就是不对。
&ldo;小祺少爷这是粗粮,贱物不能吃。&rdo;丫鬟说。
小祺拿过丫鬟手里的面饼,&ldo;怎么与母亲说不用教你了吧。&rdo;
丫鬟被小祺少爷的冷面色给吓到,丫鬟不知那里惹怒了少爷。&ldo;奴婢明白,奴婢就说是奴婢吃了。&rdo;
&ldo;嗯。&rdo;小祺转身离去,顺手将面饼的一角掰下放嘴里嚼。这种面饼确实不怎么好吃,粗粮做的没有细粮的顺喉咙。
小祺以为这样就能保住母亲的面子,遂不知这一幕让比小祺更晚一步进门的刘涛给看到。
刘涛将这一幕告诉秦素兰,并吩咐道,&ldo;让她每日给你立规矩一个月。&rdo;这样心大的儿媳需要好好磨磨。
儿媳都看不起自己的婆母还想下人看起主母?
&ldo;这不过是一件小事,不用罚这么重吧?&rdo;立规矩就是站着伺候婆母吃食,婆母休息了才能回去休息。一日站下来第二天还能走路?
&ldo;既然是刘家的人,就得要实心实意为刘家好,她若是不愿意,让她回去。送余家个实缺也无所谓。&rdo;刘涛转向她,&ldo;她在你跟前立过多少规矩?这是给她一个教训,她为人媳就该丢弃小女人家的脾性。这样纵着她就是你的错,你若是不罚她,罚你好了。&rdo;
秦素兰伺候他更衣,&ldo;好罚我好了,罚……&rdo;秦素兰本想说罚她到他书房去站,然后来个红袖添香。转一念又想到他书房里人来人往不绝便熄了这个念头。
近些日子来确实感到刘余氏没有以前谦恭,她想原想着过些日子就会好。可她已经回京城三个月了,该磨合的地方也该磨合了吧。秦素兰想着确实该好好调教调教刘余氏。
秦素兰让刘余氏立了两天的规矩,刘余氏就受不了了。
刘余氏认为她既要管着家里又要到婆母跟前去立规矩,像个累死累活的骡子。她心里委屈,婆母一点也不能体会她的苦。
刘余氏不敢向夫君诉苦,只能在儿子面前说苦表现累的样子。这样通过儿子的口间接让夫君知道,婆母是怎么待她的。
这日子仁回房见到疲倦的妻子在打瞌睡,疼惜一番,妻子这几年在京城养尊处优,没受过多少苦。突然让她立规矩确实难为她了。
&ldo;夫君,你回来了。&rdo;刘余氏过去伺候夫君更衣。
&ldo;嗯,路过明记,见着好东西给你带了件。&rdo;
一件精细的金丝缠绕而成的发簪很是漂亮。
&ldo;谢夫君。&rdo;刘余氏心中内疚了,让夫君夹在婆母与她中间确实让夫君难为。她不打算告状,不想让夫君难为。
正文三九四、战争前夕
三九四、战争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