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铜板也罢了,裴曜手里的一两,算是大钱了。
裴曜有点气他的呆,不过想起一下子多了六两,还是很高兴。
不等两人再说什么,外面陈知就喊了。
“裴曜,把狗拴起来,省得乱跑。”
“知道了阿爹。”裴曜应一声,转身就出去了。
白狗还没溜出家门,就被一声熟悉的口哨叫住,它下意识回头。
听到裴曜喊它回院里,顿在原地似乎有点不情愿,尾巴都耷拉下去。
“回来!”陈知进柴房前喊了一声。
白狗只好跑回来,垂头丧气被拴在院子里。
裴曜拍拍狗头,又挼一把毛绒绒的狗耳朵。
夏天还好,如今天冷了,狗毛越发厚实,瞧着肉乎乎的,在外面乱跑被捉走的话,很难找回来。
前两年冬天,村里就有狗被药了偷走,没找回来,多半进了别人肚子里。
等夜里关上院门,再把狗放开,看家会更灵活些,也省得拘着它了。
老黄狗和白狗的活泼不同,已经不爱出门了,总是趴在太阳底下打盹歇息,因此裴曜没栓它。
·
杨家热闹起来,里里外外忙了好几天。
陈知和赵琴交好,两家又是近邻,这几天一直在帮忙。
吉日的前一天,杨家从大门到屋子,各种囍字、红布都张贴好了,到处都洋溢着喜气。
下午,长夏和王小蝉一同进了杨小桃屋子。
杨小桃正和亲戚家的姐姐弟弟说话,见他俩进来,连忙让坐上炕,又给倒茶又给抓果子。
她亲戚见有人来,看年纪是同龄人,想着会有话要说,便笑着出去了。
长夏和王小蝉将送的东西拿出来,都是绣好的红色新手帕。
杨小桃面色红润,显然是高兴的,接过帕子一看,笑容越发灿烂。
三人聊了聊嫁妆、明日要什么时辰起来梳洗,以及李升家中托媒人传的话,都是跟成亲有关的。
长夏心中有些怅然,小桃明天就要嫁人了。
他没流露出情绪,依旧浅浅笑着,怎好在这么高兴的时候,说这些话扫兴。
说一会子话,杨小桃也想起这一点,轻轻叹气,说:“以后咱们见的就少了。”
王小蝉想了下,安慰她道:“赵李村不远,咱们村里常常有过去买肉的,想见自然是能见的。”
长夏点点头,确实呢,只是见的少了,又不是远嫁见不上。
“也是。”杨小桃这才露出笑脸。
正说着,村里其他人也来了,都是认识的少年人,长夏和王小蝉没有避开,往炕里坐了坐,给他们让出位子。
乡下女儿双儿的房间,就这么大点,还盘了炕,并没什么外间里间的宽敞屋子,来了交好的朋友,要么坐在炕上,要么拿了椅子板凳坐在地上。
成亲事杂人多,男女客都有,他们这些未出阁的小孩,肯定不能坐在外面堂屋闲聊说话。
见杨小桃忙碌,这会子人来人往的,时时要和进来的亲戚内眷说几句话,还要同他们聊。
长夏和王小蝉已经送了东西,待了一小阵就走了,省得杨小桃忙不过来,谁都得顾一顾。
回到家,裴曜正在东厢房门口削木头,腿上都是木片木屑。
他一会儿也要去杨家,杨小桃大哥杨小树喊他过去吃酒。
今晚要摆两桌,作为近邻,老爹不在,他这个顶梁柱,肯定得过去撑撑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