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人根本就看不见院里是啥情况。
在去的路上,桃叶嫂就跟人家说了这件事。
“你俩在说啥呢?”到胡家的时候,就有人问了。
来胡家吃饭的都是抱着一种不吃白不吃的心态来的,都是冲着荤菜来的。
也都知道胡家对这场酒席不是很重视,过来的时候就没拿多少东西。
“我们在说陈鲤家的那两个大包裹呢。”桃叶嫂说道。
这话一下就引起了在场人的注意。
“啥大包裹?”
“还能是啥包裹,陈鲤那丫头不是去海市了吗,那包裹是人在海市买的东西吧。”
“我来的时候看到了两个邮递员,不会都是去陈鲤家的吧?”
“那可不是,都是去她家的。”桃叶嫂很肯定的说道。
“哎呦,那可不少,买那么多啊?”看那东西可不少,把她给羡慕死了。
“说是有一个是人家送的。”桃叶就把陈鲤给她说的话给转述了一遍。
“别人送的,这咋还能送啊?”
“这咋就不能送了,人家说不定在海市有认识的人呢,咱也不知道是不是?”
“那也不少了。”
“你就没去看看?”有人问桃叶嫂。
“我倒是想看看呢,这不我家这俩小兔崽子急着过来嘛,我看那形状应该有几双鞋。”桃叶嫂说道。
“我看那样式,估计是给陈叔陈婶他们穿的。”她又补充道。
“有这么个女婿,他们以后可就享福了。”把其他人都羡慕的不行。
“谁说不是呢,咱们哪,是没那个福气。”有一个婶子挺有感触的叹息道。
“谁说不是呢,我连县城都没去过几回,还是结婚的时候去了一次,那都快十年了。”桃叶嫂怀念的说道。
“啥时候让你家男人再领着你去一回呗。”有婶子笑着说到。
“就是,让你男人带你去一趟,买点雪花膏什么的。”周围的人也跟着说道。
“去去去,路费不要钱呐,我就觉得这一进城啥都要票,可咱这乡下人从哪弄票去啊。”桃叶嫂无奈的说道。
这个话题就有的说了。
“前年我家亲戚给了一张糖票,我愣是没敢花,要不是我那亲戚提醒我,说票过期就不能用了,
我能一直藏着不花,这花出去心疼,不花也心疼,最后咬咬牙,给花出去了。”
“我家也是,我家大姑给了我婆婆一张布票,都不知道放多久了,要给孩子做衣服了,就想起那张布票了。
就让我男人拿票买布去,结果他啥都没有买。”一个嫂子也说起来自己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