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开动了。突然之间师哲远想起并认出了他所看到的一切。他或许不能清晰地解释他的感受,但是他确实认出来这个小站、这铃声和这姑娘。当然,他不可能认识这位姑娘,因为她同这小站上的建筑物一样,在师哲远告别这个小站时尚未出世。尽管如此,这小小的车站却早已构成了师哲远幸福生活过的那个世界的一部分。这个世界又一直根深蒂固地藏在成年师哲远的心中,致使他可以凭借另一种记忆,一种准确无误、牢固不变的记忆,认出这个世界的居民。
方友春比平时提前十分钟来到餐车。餐车里空无一人。他迅速地走到了日本人往常就餐的餐桌旁,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信封,压在石田的盐瓶下面。然后又抽身离开,闪进厕所,扣上了门。
他听见了门外走廊里传来的两位老妇人和亚历山德拉&iddot;季莫菲耶芙娜的谈话声。他们在热烈讨论着什么。随后是一阵男人沉重的脚步声,方友春没有听出是谁。待餐车的门呯的一声关上之后,他就从厕所里闪身出来。
&ldo;你到哪里去了?&rdo;亚历山德拉&iddot;季莫菲耶芙娜问。
&ldo;你想让我大声宣布我上什么地方去了吗?&rdo;方友春反问。
亚历山德拉&iddot;季莫菲耶芙娜没法回答,把脸扭向了窗户。
象往常一样,日本人又是一起来的餐车,在为他们特备的餐桌前坐定。石田大吃一惊,忙把信封从盐瓶下抽出,在手里转了一下,看也没看就塞进了口袋。这些方友春全没看见,因为他背对着石田,可是他看到了亚历山德拉&iddot;季莫菲耶芙娜脸上露出的惶恐神色……
石田藏进口袋里的信封不仅引起了亚历山德拉&iddot;季莫菲耶芙娜一个人的注意,还牵动了另一个正在餐车内用餐的人的神经,这人就是新闻记者卡尔&iddot;施耐德而。
田村背向自己的包房,站在走廊的窗前,正等着石田为他铺好床,准备休息。
&ldo;都好了,参赞先生。您可以休息了。&rdo;石田从包房里走出,鞠了一躬。
&ldo;谢谢。&rdo;田村走了进去。
石田正有回自己的包房去,忽听身边施耐德而说话的声音,便回过头来。新闻记者沿走廊走来,伸出的手里拿着一块手帕。
&ldo;对不起,&rdo;他先道了声谦,&ldo;您和您的朋友不只是那位丢了手帕。我正走在你们后面,就拾起来了,请拿去吧。&rdo;
&ldo;太感谢了,&rdo;日本人鞠了一躬,&ldo;这正是我的。&rdo;
施耐德而微微一笑。
递手帕是一种紧急联络信号。现在,施耐德而回到了自己的包房里,坐在椅子上开始等待。几分钟后便有人敲门。石田把手帕递给了施耐德而。
&ldo;我听您的吩咐。&rdo;日本人说。
&ldo;您今天接到的信是谁写的?&rdo;
&ldo;现在、我、不知道。&rdo;
&ldo;&lso;现在&rso;是什么意思?&rdo;
&ldo;原来我以为是您写的,现在可不知道了……&rdo;
施耐德而坐在靠椅上,石田在他面前垂手站立,德国人并没有请他坐下来。
&ldo;写的是什么?&rdo;他问。
&ldo;今夜十二点半有人将在第三节车厢的门道等我有要事相告……&rdo;
&ldo;我看看。&rdo;
石田递过信封。施耐德而展开了那张纸片。信是用英文写的。他折起便条,扔到桌上,盯着石田说:&ldo;我们紧急联系的方式,您是知道的。&rdo;
&ldo;是的,所以对这个便条我才感到非常奇怪。可是我想不出还有什么人能给我写信。&rdo;
&ldo;他们呢?&rdo;施耐德而用眼睛向方友春的包房那边示意。
&ldo;没有可能。她,我认识,而那个……&rdo;石田耸耸肩。
施耐德而沉默了好一会儿,最后才问:&ldo;您对这件事是怎么考虑的?&rdo;
&ldo;我的任务很具体。我的责任就是完成交给我的任务。您是我的直接上司,考虑问题的应该是您。&rdo;
施耐德而从石田的口气中听出来一种嘲讽。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一些紧张。石田觉得在施耐德而的领导下工作很受委屈,因此处处强调自己的独立性。
施耐德而是一位德国职业间谍。他认为自己的才干远远超过了自己的工作,不过他总是很认真地去完成任务。他是一个能干&ldo;湿活&rdo;的外勤特工,不过行动计划都多么复杂,也不管其后果有多么严重。他在生活中已经习惯了只靠自己,所以他对谁都信不过,任何一次行动,关键时刻他都尽量亲自动手。他知道自己的身份,他明白他有手腕,有才智和业务能力,一不怕没事干,二不怕没钱花。
施耐德而紧盯着石田的眼睛,毫不客气地追问:&ldo;也许除我之外,在这趟车上你还有另一个我不知道的上司吧?&rdo;
&ldo;没有。&rdo;石田冷冷地回答。
&ldo;那这究竟是谁写的呢?&rdo;
日本人没回答,他认为没有必要重复自己说过的话。
&ldo;好,让我们一起去。&rdo;他把字条还给了日本人,&ldo;这件事绝不能放过去,一定要弄清楚。&rdo;
石田鞠了一躬,转身出去了。
剩下施耐德而一个人,他那张脸显得心事重重,焦虑不安。他打开公事包,从里面拿出一支手枪,塞进挂在衣架上的外套侧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