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那便由朕说了算,”明重谋笑吟吟道,“传朕口谕,吏部尚书史达之女史红药,指给兵部尚书尉迟正,待尉迟正剿灭夷国凯旋之时,便择日成婚。”
史达大喜,叩首,“多谢陛下。”
尉迟正神色恍惚,怔在那里,众臣正要恭喜,却见尉迟正迟迟不行礼谢恩,众臣皆不由怔愣,大殿内外静得可怕。
尉迟正身旁大臣忙拽他衣角,用力使眼色,尉迟正这才慌张回神,叩首,“谢陛下隆恩。”
众臣这才大声恭喜,兵部翁达笑道:“尉迟大人到时灭夷国,凯旋而回,又娶史达大人之女,到时可谓双喜临门,这要多喝一杯才是。”
众人捧腹,一时间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惟尉迟正坐在一旁,阴沉着脸,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xxx
尉迟正曾经在这条官道上送走了被封为定国公主的侯铁铮之女,他毫不怀疑他对她的感情。
可是当他也被送行,去剿灭夷国的时候,他却颇有感触。
行前,尉迟正策马经过丞相府。
丞相府大门紧闭,没有人出来,也没有人进去。他也同样进不去。因此尉迟正能做的,仅有拉扯着门上的环,想敲门,却又放了手。
丞相府的外面全是宫中禁卫,因此尉迟正这番作为,立刻就被禁卫拦下来,“丞相府不许进出,这位大人,您请回。”
宫中禁卫直属陛下统领,向来不管谁是什么大官小官,通通一视同仁。说不让进出,就是不让进出。
尉迟正看他一眼,冷哼道:“尉迟某只是在这里站上一站,没打算进去。”
虽然他这么说,不过禁卫仍然信不过他,只在旁边防着。
尉迟正看了一眼丞相府大门上的额匾,心中烦躁。
真不知道自己是来干什么的。
他不想见谢临,一点也不想。
可是为什么要来这里,他也不知道。
这日,尉迟正在丞相府的大门前,望着门上的漆出神,发呆地站了整整一个上午,禁卫也盯着他看了一个上午。这一个上午,尉迟正也没有产生一丝一毫想进去的念头,当日头当中的时候,他便转身离去,没有回头。
禁卫松了口气,回到原处去。
尉迟正并不知道,他的所有表现,眼神,情态,动作,所有的一切,都被躲在阴暗处的卓青看在眼里。
等到尉迟正走了,卓青也走到丞相府门前,他抬头看了看丞相府的匾额,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用尽力气向“丞”中间的一竖一扔,然后便要走。
这一下的声音太大,方才的禁卫跳了出来。
刚送走了一个瘟神,结果又来一个。禁卫痛恨地抓住卓青的臂膀,“你干什么?”
卓青冷哼了一声,“禁卫大人,您不是只管丞相府进出之人么?我一没从丞相府进去,二没从丞相府进来,您管得着我么?”
禁卫冷不防他强词夺理,不由一怔,“这……”
卓青对着大门方向大声道:“谢临,你早晚得倒,你给我记着!”说罢,卓青便甩开禁卫的手,转身扬长而去。
禁卫被他莫名其妙的行为给惊住了,不禁摸了摸鼻子,心想今天遇到的都是些什么怪人,一个一个都脑子有问题吧?遂也不当回事,隐回到原处去了。
xxx
尉迟正对夷国的捷报频频从北方传来,缺了大将的夷国就如失却了抵御的左膀右臂,缺了主心骨,尽管夷国皇帝仍主战,可是年迈的皇帝却已经力不从心,再无曾经的斗智。
夷国皇帝也有两个儿子,一个主和,结果被打得节节败退,另一个主战,可是空有行动却无策略,在尉迟正的压迫下,只会也跟着节节败退。
大楚军灭夷国,仅仅用了半年多的时间。
兵力虽然相当,然而夷国物资的匮乏,还有夷国主心骨的缺失,夷国士兵皆毫无战意,被大楚军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夷国皇帝宠幸美人,掠夺民间许多珠宝,致使夷国国力衰退,皇帝人心渐失,自然更没有人会为了保卫这样一个皇帝而拼命。
春去夏来,夏去秋来。
夷国都城被攻破的那一天,主和的皇子自己抹了脖子,主战的皇子带着残兵躲向了更北的地方,那边更寒冷而干旱,物资更加匮乏,可是他们也没有别的选择。
尉迟正不打算追击,因为他知道,对方再无东山再起的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