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一切的恶果,都让他成为这个事件中。
最大的受害者。
至少他本人是这么认为的。
省里的文件措辞极为严厉。
可想而知,省领导有多么地震怒!
尤其是他本人,作为市委一把手,被要求做出深刻检讨,并“全力支持汪明远同志的工作”。
这最后一句,才是最致命的。
它等同于剥夺了他对市政府工作的干涉权,将权力天平彻底推向了那个年轻人。
何群一言不发,将文件收进抽屉。
接下来的清南市市委常委会上,汪明远当仁不让地发表了讲话。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
“同志们,‘五月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暴露了我们工作中存在的很多问题。”
“思想僵化,观念陈腐,不思进取,这些都是阻碍清南发展的顽疾。”
他环视一周,在座的常委们,有的低头记录,有的面色凝重。
“从今天起,市里要成立改革领导小组,我亲自担任组长。”
“财政局,工商局,农业局……凡是涉及到经济发展的部门,都要拿出具体的改革方案。三天之内,我要看到东西。”
主管财政的副市长有些震惊,他咳嗽一声。
“汪市长,改革是好事,但步子不能迈得太大。市里财政紧张,很多工作……”
“钱的问题,有办法想办法,没办法创造办法。”汪明远打断他,“省里批准了我们一笔七百万美元的外贸订单,服装鞋帽加工,我准备邀请沿海的客人来咱们清南考察,与市里的相关企业洽谈合资。”
七百万美元!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这个数字,对贫困的清南市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
“我的计划是,整合全市现有的服装厂、纺织厂,成立一家大型股份制集团公司,承接这笔订单。”
“以此为龙头,带动包装、物流、印染等上下游产业。我要在清南,打造一个完整的轻工业产业链。”
汪明远的蓝图,让所有人都感到了震惊。
这个年轻人,不光有背景,更有手腕和野心。
何群坐在主位上,脸色平静,心里却翻江倒海。
他知道,自己已经拦不住了。
于是在汪明远象征性地征求他的意见时。
何群给予了毫不保留的支持。
一二把手达成一致,什么决议都不会有任何问题。
人事方面也完全按照他的想法表决通过。
会议结束,汪明远第一个走出会议室。
回到市政府马上又召开了政府工作会议。
向政府部门的头头脑脑宣布了常委会上的新决议。
那些盘踞在一把手位置上的人,无不是低头耷脑。
他们消息灵通,已经得到了准确的结果。
知道自己即将被边缘化的下场。
那些被提拔的年轻的副局长刚好相反,他们被汪明远破格提拔,此刻正是意气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