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画出笨拙的自由,画下一只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
……
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
我在希望,在想
但不知为什么,我没有领到蜡笔,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
我只有我
我的手指和创痛,只有撕碎那一张张心爱的白纸
让它们,去寻找蝴蝶让它们,从今天,消失
我是一个孩子,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1
纯净的钢琴声与人声恰到好处地交融,仿佛本就该一起出现。
美妙的声音带着专家和观众们幻想,仿佛他们就是那充满了期待与满脑子美好的孩子,仿佛他们就要亲眼看到幼稚的图画出现在洁白的画质上,但一切又那么戏剧地破碎。
骤然转悲的伴奏,一段小提琴的呜咽,就像破碎消失的梦。
人们彻底被游离带进了诗词的意境中,感受其中的欢笑与悲伤,这也是游离熬了不少时间想要达到的效果。
而这时候,仿佛才反应过来,一条条弹幕不断跳出来,诉说着自己的心动与惊叹。
【这是什么神仙小姐姐,长得好!声音好!硬功夫!】
【前面多美后面多伤,枯了】
【啊啊啊啊,妈妈抱,听到最后我都想给离离宝宝买蜡笔,怎么这么让人心疼啊】
【啊我死了,卑微男孩在线求小姐姐的微博】
【情敌们,拔刀吧!】
【变态们!离我的宝宝远一点啊啊啊啊!不要过来啊!!】
眼见着游离的人气和热度不停上涨,专家们回过神来也不住地夸奖着。
“很高的表演情商,不只是你的声音,你的钢琴、小提琴,包括所有伴奏中出现的乐器,你都恰到好处地安排了它们,这让你的表演有了很强的感染力。我愿意给你一个我给出的,场上的最高分。”
其中较年轻的女士面带欣赏的微笑,略微颔首,最先给出了评价。其它三人紧随其后。
“你的断句、语气,每一个停顿、每一个颤抖都在告诉我,你很好地理解这首诗词的情感,并且很好地展现了出来,这很难得。同样,一个最高分。”
另外两位较为年老的资深诗歌朗诵家点点头,相视一笑,同样默契地给出了一个场上最高分。
游离谦虚礼貌地接受了评价,面对不足也能够平静地接受,并没有因为此时猛涨的分数就变得自满自大、目中无人。
四位专家更加满意,不由地赞赏地频频点头。
受到极大震撼的不仅只有直播间的观众和专家们,在二楼最佳观赏位的宗才弈同样愣在了原地。
最初看见游离一身朴素地出来时他是有些生气和失落的,气这个女人不识好歹,失落自己难得的示好却不被人当一回事。
但这些乱七八糟地情绪在游离的表演开始后,就全部干净利落地消失不见了。满心满眼只有台上那个正在发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