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吃完饭,二哥提着麻袋和向家小哥出去了。
大姐过来说奶奶叫娘过去,又说要去叫二伯娘,急匆匆走了。
康明宁和四姐对视一眼,几下洗干净碗筷,跟在娘后头进了大伯家。
奶奶和大伯坐在上头,大伯娘正在擦桌子,看样子也是刚吃完饭。
娘抱着小宝坐在门后边和大姐说话。康明宁和四姐进屋跟奶奶和大伯打了招呼后站在娘的后头,听大姐问娘一些做衣服的问题。
奶奶抬眼看着康母身后站着的一串萝卜,没叫孩子们出去。
伯母和三姐跟着进门来,坐在奶奶下方,“娘,你叫我们过来是有事?”
“嗯,是有个事。”大伯看人齐了接过话,“老二家和老三家的,问问你们今年秋收的事,你们是怎么想的。”
“嗨,我还以为有什么事!”二伯娘抢先道,“有什么好想的?各家管各家的撒。今年我家只有一点花生和高粱,不和你们搭伙了。康二这几天都忙,回不来!”
大伯嗯了声,没计较老二秋收不回来的事,便道:“那老二家的,你地里的就自己收,田里的就按年初说好的,等谷子收了再称三百斤给你们。”
二伯娘听了笑起来,“不着急,大哥,你们随时称给我都成。”
大伯转头问康母,“那老三家的,老三农忙回的来不?”
二伯娘撇嘴,“肯定回不来了撒,要回来早回来了。”
康母:“说不好,他爹还没传信回来。”
二伯娘:“你瞧我说啥来着!”
奶奶不太相信,“前几次出去不时都会写信回来!这次出去大半年了,一封信都没回来?”
康母:“娘,二娃爹确实没传过信回来,我没骗你。”
二伯娘:“别是死在外头了吧!”
“胡说八道什么!”奶奶脱口骂道,“那是你小叔子,你当家的亲弟弟,这么盼着他死?”
“我不是担心嘛,年初到现在大半年了,一点儿信都没有,不得往坏处想?”二伯娘指着康母道,“我说三弟妹也是的,怎么也不和家里人说一声!”
康母:“年初他出去时就说过,这次是跟着赵三坐船出去,送不了信。”
二伯娘:“送不了信,口信总能带的吧!有口信吗?”
康母摇摇头:“口信也没有。”
奶奶眼神上下扫康母三母女一眼:“当家的出去没消息,你们在家倒是快活的很,一个个笑的八里路外都能听到。”
娘低着头任骂,四姐往门边挪挪,漏出康明宁来,康明宁睁着自己的大眼睛和奶奶对视着,我自己的爹,难道我不担心?怎么的,非得每天哭兮兮的才行?
大伯敲敲桌子,“赵三家的怎么说?”
康母依然低着头“找过他们几次,他们也没有消息,说秋收后出去找找。”
奶奶手掌“啪啪”拍两下桌子,“当初我就不赞成他出去!你逼着他出去,家里是短了你们吃的还是喝的?”
康明宁忍不住想插嘴,又憋着自己忍下来,抿着嘴盯着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