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娘摇摇康明宁脑袋,“咱小五这么聪明啊!还会做黄糖了!”
“还不会呢!只是听别人说过。”康明宁双腿也缠住娘“好不好嘛,娘!”
娘的眼泪突然无声无息滚出来,落在康明宁脸上。娘抬起右手擦擦康明宁眼睛,“小五刚哭了吗?”
“唔”
“小五别哭!”娘仰了仰头,“那你试试吧,不许用太多米啊!好了,放开娘,去把豆子泡上。”
“娘,什么时候去磨豆子?”四姐站在门边对康明宁挤眉弄眼。
康明宁松开娘欲下床,“四姐,我和你去吧,我们现在就去。磨完还要做成豆腐,咱家还有卤水吗?”
“豆子泡上了吗?”娘瞧四姐手上没有小宝,问“小宝呢?”
“刚才五妹把豆子和米都泡好了。”四姐回答,“二哥抱着小宝在外面玩呢。”
“现在还早,黄二家估计人多,晚点儿再去。”娘从肩上摘下针,指指康明宁坐着的床“你俩也铺一床缝,不然晚上只能盖棉絮。”
“啊!”四姐和康明宁同时哀叹一声。
不想缝被子,棉絮太厚,得使很大的劲,跟刺鞋垫儿一样。
经过上次之后,康明宁再也不想刺鞋垫儿。
太痛苦了。
“快点儿,别磨蹭!”娘催促一句,低下头动起来。
康明宁和四姐对视一眼,“娘,不嘛!”
最终也还是没能逃脱毒手,小可怜两姐妹一人戴一颗顶针,各自占一角龇牙咧嘴的将丝绸被单和压得紧紧实实的棉絮缝起来。
晚上便吃的是豆花饭蘸辣椒。小宝也不例外,只是将豆花压得碎碎的加了个蛋和饭又煮了煮,更软糯些。
康明宁也找出麦子,拿出一小捧平摊在不用的筲箕上浇上水,用湿帕子盖上,放到了一角。
康明宁没有做过麦芽糖,但以前看过很多视频。不需要很复杂的工具,材料也只需要麦芽和大米。街上也有卖的,前几天大伯娘和二伯娘做米花糖时也买了很多。偶尔还有人走乡窜村地卖,很远便听到叮叮当当的声音。
爹爹在家时买过一次,一文一小块,十几二十文一斤。如果做好了,也是一个赚钱的门路。
第二天一早,四姐听康明宁要跟着娘去赶集,便不依不饶地换了身衣服也要去。四姐去了,二哥小五也不能单独留下。
干脆一家五口都去了。
出门前,娘一人给了五个铜板。说好五个铜板就是过年的钱,用了便没有了。
几兄妹哀嚎着表示不满意,迅速洗脸梳头打扮一番一溜烟出门去。
出门时间不算早,两米来宽的马路上行人很多。挑着担背着篓的都是补年货的,空着手的是趁着农闲赶集喝茶聊天打牌的。
临近过年,大家心情都很不错,张张都是笑脸。
康母背着一个,牵着两个,身后还跟着一个背背篓的,大家纷纷大笑着开玩笑:“你好福气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