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让出三成五的利润在他们看来真的是过于大方了。
因为中国人还承担着生产的成本呢。到时候运输成本还是中苏一人一半,这中国其实赚不到多少钱啊。
于是乎在这种情况下,中方在这场谈判中加入了一条小小的,不值得注意的小提议。
【为了确保中苏双方公平公正,中方将派遣办事员前往苏联维生素各处分销地。不参与管理,不指点意见。仅仅作为办事员,负责对账工作。】
这条提议很合理嘛。人家让出那么大的利益了,总要让人做到销售的心里有数对吧。
叶季壮这边悄悄握拳,钉子算是先打进去了一半了。
于是乎双方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会谈。
在北平八大楼之一的致美楼中,中方盛情款待了苏联方面的来人。
来中国全权负责苏联对中商务事宜的官员显得很愉快。
面对中方人员的频频敬酒,他也是来者不拒。
一直到喝的晕乎乎的睡了过去,叶季壮才一拍巴掌笑道:“赫鲁晓夫同志的酒量还是不行啊。把赫鲁晓夫同志送回宾馆休息吧。”
没错,斯大林将对中贸易交给了赫鲁晓夫来处理。
包括维生素、糖浆,亦或者是其他中国出口苏联的产品,以后都要经赫鲁晓夫过一把手。
斯大林其实对中国能搞出维生素廉价提取技术这件事有些疑惑。
他找来了专家询问。相关专家也只能说:“化学和生物有的时候不仅仅是技术,很多时候更是运气。有时候运气来了,一个平庸的化学家都能有惊天大发现。”
“而且在这两个领域,有时候一个一百分天才学者带领着一群七十分的普通学者可以做到的事情会比一群八十五分的优秀学者更多。”
“中国从世界各地将华裔科学家找回来,其中也许就有这样的天才。”这个解释不说特别满意,但也确实说得通。
有时候生物和化学的大发现未必是多么深厚的积累就行了,有时候就是要有点狗屎运。
苏联专家的意思很明显,中国人踩了狗屎运了。
在生物和化学方面发现了一些不得了的东西。
斯大林把那位絮絮叨叨显得有些羡慕的专家请回去继续做研究去了。
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想了一小会,他就很快做出了决定。他找来了赫鲁晓夫,将中苏贸易的处理权交给了他。
一开始赫鲁晓夫脸上没有表情,但是心里是不愿意的。
中苏贸易?交易那些农业初级产品吗?有什么意思。但是当他听见交易的是维生素和糖浆时,他心里就开始乐了。
尤其是在听到维生素还不需要苏联生产。
直接由苏联方面成立一个企业,拿着中国生产的维生素就能直接对外国进行销售时。
赫鲁晓夫心里更是乐开了花。
至于为什么听见交易的产品不是锅碗瓢盆,而是利润更大且更好卖,同时也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相当市场的糖浆和维生素后赫鲁晓夫就会笑开花?
那就是赫鲁晓夫自己的事情了。毕竟他不说,谁能知道他在想什么呢。
特别是斯大林将组建维生素企业,让这些维生素卖到其他社会主义阵营,甚至卖到其他欧洲国家去的大权一起交给他时。
赫鲁晓夫脸上的笑容都快抑制不住了。
所以他来中国的时候是很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