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带着网咖回1950笔趣阁一斤小鳄梨 > 第二百四十九章(第2页)

第二百四十九章(第2页)

“上海人均居住面积仅仅只有二十四平方米,这还是把郊县地区那些大面积的农民房都算上的结果。

如果仅仅计算上海外环线之内的人均居住面积,人均居住面积可能只有十五平米左右。”

“而香港则是算上农民房、算上公屋,人均居住面积依然只有十五点八平米。大多数香港人住的地方还没牢房大。所以在后世有一个并不好笑的笑话。”

毛主席问道:“是什么?”

李锐半是玩笑半是悲哀的说道:“香港年轻人的唯一出路就是坐牢。因为算上坐牢的三餐、居住面积、监狱医疗等等,比你辛辛苦苦在外面工作一个月还划算点。”

毛主席和周总理听到这些信息的时候,他们两人都要气乐了。

还好他们都看了后世的各种资料,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建设,所以就算是生气,也是没有发作。

“我们国家的住房问题是需要解决啊。”毛主席站起来来回踱步:“我看了小李提供的资料。历史上中我们国企建房子分房子也是有很多问题啊。”

周总理也点点头:“是啊,我看了那些资料。其中干部以权谋私,需要的人排不上号。领导的亲属优先住大房子,这些问题很严重啊。”

“不仅仅是如此。”毛主席补充道:“我看了一些资料,历史上七八十年代,国家改制对国企资金进行提留。这些国企突击花钱,乱盖员工楼。

还欠下面乡镇企业的钱。等到效益不好了,他们的楼也没盖完,乡镇企业大队集体的钱也欠着还不上。一欠下来就是好几年,有的直接变成了死账。”

“那国企的房子不盖了吗?”李锐问道。

毛主席却笑着反问:“那小李你怎么看?”

“这件事要分开来看。”李锐想了想说道:“一棍子打死国企对员工的福利分配政策,这不对。但是放任着国企随意对员工进行福利分配,这也不对。”

“前者容易让员工对国企失去向心力。我所在的年代听说过很多老一代工人为了保住工厂设备,以身犯险甚至拿命保护设备的故事。

这种事情不是一件两件,而是许多。这些工人愿意这么做,说到底他们是真的做到了那句宣传上的话“以厂为家”。”

李锐说道这里比较唏嘘。

因为很多故事里,这些以厂为家的工人们在面临改开面临改制,他们的命运往往是悲惨的。

为了工厂没了一只手或者一条腿,转眼改开了搞市场化了,你个残疾了,也就不要你了。

但是与此同时,在以厂为家的情况下,又养出了一批新的特权阶级:工人。

是的,并不是只有官员才算是特权阶级。实际上一些效益好的工厂的工人们,本身也是一种特权阶级。

现如今是刚建国,百废待兴所以很多事情看不出来。但是到了后期就会发现,因为某些国企形成了垄断性质,工人们自己也变成了某种老爷。

比如说在煤炭供应紧缺的时期,那么掌管着煤炭的企业就是老大。其他企业为了搞点煤炭,那是又请客又送礼,整车整车的土特产送进去让厂里每个工人都去分。

什么不送礼?但你有上面的条子?行,等着吧,我们矿上给你安排。慢慢等吧,要么等的时间很长,要么根本拿不到优质的水洗煤。

是的,国企自己之间都这么玩儿,这个故事还真不是编的。

六十年代晚期已经出现了这样的苗头,到了七十年代末这种风气达到了鼎盛。

仅仅是厂里的领导贪?不不不,是全厂上下一起。所谓靠山吃山,那么靠厂就吃厂。

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趋同时,人总会表现出一种凝聚力,一起保护自己的所得利益。

这与是不是资本家没关系,无产阶级的工人一样如此。

毕竟谁能拒绝多吃一口肉呢?所以如何平衡,这向来是个难题。

“肆意妄为的让工厂无节制的给工人们法福利。虽然说可以提高工人们的积极性和向心力。

但是也很有可能造成他们成为自己的小团体,抗拒革新和改制。我就未曾听过有五十年不改制的工厂。”

“生产力是在进步的,生产关系也是在发展的。那么管理生产的方式方法和利益分配也是要不断调整的。

但是当工人群体自身因为利益问题而抗拒改制变革,那么这个企业其实离死也不远了。”

“甚至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搞什么顶班制度。毛主席,你说这和龙生龙、凤生凤又有什么差别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