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志愿军来说,全歼四个美军师的目标会不会胃囗太大?
当然是会的。但是战略目标这东西,你定的时候就要做好高中低配的准备。
中国古代便有箴言:求上者得中,求中者得下,求下者一无所得。所以彭德怀在制定战略计划的时候,自然是紧着大战略来。
但是刚开始打的时候还是比较保守,因为看过李锐后世的资料。他知道美军没有那么好对付。
主要是彭德怀对美国飞机很忌惮。现如今志愿军有两个对空法宝,一个是从苏联引进的雷达车。
这是破晓基地的火控计算机技术打包给苏联换回来的众多东西之一。
苏联的雷达车运来中国,然后破晓基地派人进行了适当的改装,加上了火控计算机做适配。
联动高炮可以组成防空阵地。不过这种防空只能是定点防空,守护重要地区,比如说后勤补给仓库、铁道、桥、道路等等。
它们移动速度太慢,不能作为战略防空。想要在战争场面上做到动态防空,说到底还是需要有一支强大的空军。
彭德怀不是看不起刚刚成立一年多的新中国空军,而是对美军空军十分忌惮。
毕竟中国底子薄,飞行员和飞机数量都有限,真和美国人拼,那就真的不好说到底是谁胜谁负了。
不过仗打到现在,中国依靠单项透明的情报截取,和经过模拟飞行进行大量实战的飞行员。
以及米格一15优秀不错的性能,在加上目前战场距离中国本土不远等等有利因素叠加在一起。
中国空军打出了漂亮的战绩,空中绞杀战打的美军空军损失惨重,参战到现在,美国海航和空军一共损失了三十八架飞机。
别看美国二战结束后账面上有六点一万架飞机。
但那是包含着民用飞机、教练机,甚至是老式双翼螺旋桨飞机等等加在一起的总和。
要是把螺旋桨飞机送来朝鲜战场,那就是对飞行员的谋杀。
美国真正可以投入战场的喷气式飞机,并且可以和米格一15较劲的F86佩刀的数量其实并没有想象的多。
中国空军教出了不俗的答卷,刘亚楼在参战前拍着胸脯和彭德怀保证,志愿军的天空由他们来守护。
新中国空军做到了。虽然有所损失,但是却很好的完成了既定目标。把美军每一次的支援都半路截击。
失去了空军支援,重炮和装甲部队又被雷声大队和飞鹰大队联合起来点名。
美军在失去空中火力支援和重火力支援的情况下和志愿军展开了残酷的血肉绞杀。
而这真刀真枪五十米内的绞杀战一打,志愿军就发现了,美军并没有想象中强。
美军火力固然凶猛,但是战术却很死板。
中国三三制班组战术快速穿插渗透后,美军就不知道该怎么打了。他们只觉得四面八方都是敌人,顽强的敌人还能以班排为单位,组成互为依靠的战斗小组。
但是一些战斗意志不强的美军,经常被直接打到崩溃。如果按照后世电子游戏的话来说,那就是美军的士气条掉的飞快。
志愿军造成的战果和他们所展现出来的战斗力让一线士兵和指挥员都有一种错误的判断。
他们都认为是苏联参加过二战的老兵来了。
刻板印象这种东西就是存在的,美国佬就是不认为中国士兵能强大到哪里去。
因为中国军队嘛,又不是没见过——(指见识过常凯申的军队)。再加上白人数百年来培养下来的对其他肤色人种的傲慢与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