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制刚所内,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的工作。炼钢也好,制作钢结构件也好,总之制刚所的工作都是很繁重的。
尤其是在五十年代,很多工作还需要靠人力去做,而没有适合的机器。
钢铁厂的工作不轻松,但是现在大家的收入却很微薄。
因为日本岛内大量的肉制品和新鲜蔬果都被拉去朝鲜供应美军去了。
导致日本本岛的食品陷入匮乏状态。这种匮乏不是指没吃的了,而是指食物种类变得极少。
就像是现在钢铁厂的工人们,能吃的东西很有限,主要靠面包过活。朝鲜战争的几年时间里,日本出现过一种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农村里的农产品刚收获,美军就拉着一卡车的面包过来。
把面包丢下,然后拉着一卡车的新鲜农产品走。
别看后世日本年轻人极其喜欢吃面包和西点。
但是很多老一辈日本人对面包深恶痛绝。
因为在漫长的童年岁月里,他们除了面包以外没别的任何食物。
而现在的主食面包也不是后世中国人和日本人喜欢吃的点心面包。
现在的面包少油少糖,吃起来其实和烤馒头差不多。
是不是觉得拿农产品换面包还挺合算?
其实可不是想象中那么美好。拉面包过去换农产品,可是以价值抵算的。
面包贵还是没有经过深加工的农产品贵呢?
一卡车面包看着挺多,但其实不够吃的。
被拉走的一车农产品反而可以养活一个村子。
而这样的压榨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不过是美军在日本做过的沧海一要,甚至不值得多记入一些。
长长的历史书中仅仅是一笔带过的一段话罢了。
而对入钢铁厂这样的产业工人,那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的压榨,可谓是超出了人类的极限。
极限到就连日本人都忍受不了,爆发过多次抗议游行。
西乡正树和他的同伴们已经工作了三十七个小时了,在这三十七个小时的时间里,他们每个人平均只睡了四个小时。
所有人都极其疲惫了。
但是佐藤所长却精神饱满的跑进车间对着工人们大声喊道:“为什么还没有按照规定完成所有的钢构件?!”
这话一出,在场的工人们对其怒目而视。
什么叫站着说话不腰疼?佐藤所长大概就是最好的例子了。在制钢所一线工作可是很累的,三十多个小时连轴转,机器受得了,人受不了啊。
就连专门清理铁渣垃圾的杂工都累的腰直不起来了。
可是佐藤却一副睡的好好吃的饱饱的模样跑过来,第一句话不是向工人们道一声辛苦,而是在检查了钢构件的数量后先发出质问,问为什么还没干完?这他妈的不是废话吗?
这是什么样的工作量?
能这么快做完?当真是领导动动嘴,工人累断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