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书,你认识那位工人师傅啊?”
“不认识。”
“那你们聊那么久?”
“嗯。”
“支书你们在聊啥啊。”
“随便聊聊。”
彭学武不打算多说什么,他让两人把车套好,这个时间点粮食站肯定开门了。
粮食站是国有的,粮食作为国家战略级的大宗货品,一开始就必须要统购统销。不然私人把控粮食造成的可怕景象,已经在历史上重演无数次了。
因为粮食站的收购价格是固定的,所以村民们把粮食都交给彭学武他们卖也放心。只要称好粮食的重量就能算出多少钱了。
把这次村里拿出来卖的余粮全换成钱,彭学武一共拿到了二百八十三块五毛钱。
这次委托他来卖粮的一共有二十九户人家。平均每户人家可以分到九块七毛七分钱。再把全村的兔毛卖了,平均每户人家可以在分到五块钱兔毛钱。
看见粮食和兔毛卖了钱的李贵和葛蛋很兴奋,他们用布把钱包好,让彭学武塞进怀里。而彭学武却在心里打起了一个小算盘。
兔毛一年可以剪五次,也就是平均一户人家可以赚二十五块钱。今天委托卖粮的是人家虽然只有二十九户。但村里其他人能卖粮的话,也不会超过这个数。
也就是说,以村子里一个四到五口的家庭,一年种粮食和养兔子最后能结余的现金往多了算也就是三十五块钱。
当然,农村不能全算现金收入。因为口粮是留够了,门前屋后的一分地开出来种植点蔬菜,菜也是够吃的。
在加上农村能养鸡养猪,所以实际收入不能全部以现金结算。
但是刚刚彭学武和那个钢铁厂工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中知道很多信息。比如说那个自行车不是那个工人私人的,是钢铁厂借给他出短差的交通工具。
还比如,他一个月的收入是四十三元。
又比如工厂有年终奖,到了春节,工厂还会给员工每人发几斤肉。夏天的时候还发了几次汽水。
还有各种其他福利保障等等。
彭学武的眉头皱的有点紧,就连帮村民采购过年东西的时候,他的眉头都没怎么松开。
在县里新开的友谊商场内,葛蛋兴奋的选中一块漂亮的布料,想要给自己做一身衣裳。
商场内的售货员说不上多热情,但也说不上多冷淡的说道:“老乡,这布料很贵。咱们出口苏联的高档衣服都是用这个布料。县里到货就这么几匹。”
售货员说得话很委婉了,葛蛋的衣服补丁叠补丁,怎么看都不像是能买得起这种布料的主。
“这能有多贵啊,我今天刚卖了粮食,换了些钱。我今天就买…………”
还没等葛蛋的话说完呢,李贵一把捂住他的嘴巴把他拖走,一边拖走还一边对售货员说:“同志,我这老乡年纪小口气大,别见怪啊。”
一直拖到一边去,李贵才在葛蛋不服气的目光中开口说道:“你疯了,叫你不学认字,连个数都看不来!(注:现在的商场标价就是汉语大写【壹、贰、叁、百、千、萬…………】)”
“这布能有多贵啊?”葛蛋还是不服气。
“一米布十块!”李贵一句话把葛蛋给震懵了。
“这…………这布…………这么贵捏?!”葛蛋震的语气都变调了。
彭学武也在旁边看了,那布看着就高级。不是常见的那种灰色、蓝色、黑色那种死沉死沉的颜色。是一种特别亮的银灰色,那光一打不仅反光,还有一种金属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