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方面,葛丹确实没有什么可以挑的了。最困难的就是跨国婚姻这件事本身了。
不知道中苏两国要怎么处理,因为好像之前还没一个成套的体系。
卓雅老爹还在臭脸。老爹的纠缠心思都写在脸上。一直到北京,都没有停下。
卓雅母女也就只能让他这样了。因为老爹自己要是不想通的话,怎么说都不行的。
西伯利亚铁路是从莫斯科直达北京,这是两个起始站。
到了北京之后,中方这边倒是安排了一个翻译给卓雅一家。
虽然说卓雅现在和葛丹一起两年,也是学会了不少中文,能简单的对话了。
但是翻译过去,主要是表明一个态度。毕竟这是中苏民间的第一次场跨国婚姻。中方这边算是婆家人,要拿出态度来。
毕竟中国人都明白一个道理,要是结婚的时候婆家人态度不好。那娘家人肯定也高兴不起来。
终于有一个俄语很溜的中国人了,卓雅老爹憋着的各种话总算是能找人说了。
“听说你们中国农村的厕所能淹死人?”
“啊……这。”上来就是这么刺激的问题,翻译有点受不了。因为这问题该怎么回答呢?好像还真有,去年就有人掉进农村那种挖出来的公共粪坑淹死了,还上了新闻。这新闻怎么还飘去苏联了?
翻译也不能否定这种已经发生了的事情啊。只能含糊其辞的说道:“这……这件事………不代表所有农村旱厕。”
“我听说你们中国农村还要让嫁过去的女人跪下?”老爹继续发出尖锐的提问。
翻译已经在擦汗了:“没有,没有。这只有新人给父母敬茶的时候可能会跪下。但是新郎也要跪下的。男方女方父母那边,新人都要跪。”
“我还听说中国农村连水电都没有。女人洗澡只能用水桶去提水?”
“啊,这。农村和农村是不一样的……”
翻译都不知道这苏联的老同志是从哪儿听到的这些传闻的。
不能说不对,但也不能说全对。但这苏联老同志肯定是把故事里中国不好的那一面都记住了。
那是生怕自己的女儿以后的生活过的不如意啊。
现在翻译就只希望彭家镇的那个葛丹加把劲啊。别给咱们中国人丢人啊。你娶个外国媳妇,要是真的那啥了,那可就真的那啥了。
这火车到了站,继续转汽车。
这汽车上的旅途,也是让卓雅一家能更近的看看真实的中国。
其实从淮南去彭家镇这一路,还是不错的。
因为这些年中国发展的很快。尤其是李锐开始侧重拉动内需的计划之后。对于道路的修建就更多了。
要想富,先修路。
这一句口号可不是喊一喊的。是真的需要的。
现在往彭家镇的路不赖。镇上有了电线厂,还有砖瓦厂等等。都需要一条不错的水泥路,才能把这些产品运出去。
卓雅透过车窗,看着窗外已经收割了的农田,她的心情还是很愉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