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瑛子附和道,“姑苏那边说是温度比这边高,可我家又没有这样的壁炉。”
“还是在你这带着暖和。”
说到最后,她甜甜笑着看向许继常。
“嗯,大家在一块过年。”
许继常说道,“大伙也不用买年货,我今天和瑛子、七妹都备齐了。”
……
……
新年将近,各单位纷纷放假,县城内充满过年的气氛。
年前的一天,许继常去高前进家里拜访他。
高厂长每次都是回京过年,许继常提前去看他,就当拜个早年。
一包茶,一条黄金叶香烟,就是许继常上他家带的全部礼品。
见面后,两人一番寒暄,来到客厅落座。
“高叔,你几号的车票。”
许继常将茶叶香烟放下后,向高厂长问道。
“明天的车票,四天三夜抵京。”
高厂长答道,这时保姆上来给两人倒茶。
“这次回去,不仅仅是看看家人。我还得把厂里人进京的事情给办了。”
“这么多人的粮油关系,未必批得下来啊。”
高厂长说到这,也是满面愁容。
这年头普通职工想在京城落脚,难度比后世只高不低。
他最担心的就是一部分人被卡下来,导致厂机关进京后缺胳膊断腿的,影响正常工作。
许继常略一思索,“咱们厂应该有本来就是京城的吧?”
“咱们申请将这部分人按照返京办理,或许有用?”
嗯?这听起来倒是个办法。
高厂长被他说得眼前一亮,赞同地点点头:“还是你的思路广。”
“这样一来,能省下不少进京指标,难度就小了。”
从50年代开始,国内出于建设需要,对人口进行了大范围流动。
许多京城、江浙地区的人都离开家乡,前往各地支援发展。
而对于他们返回家乡工作生活,上头有对应的政策。
如果能将政策利用起来,就能对东方化肥厂人员进京一事起到巨大帮助。
“咱们还可以跟总厂谈一下。”
许继常继续看着高厂长道,“将咱们明年灵活销售的利润交给他们一小部分。”
“这样他们在帮我们办理进京事项时,一定会更用心。”
“确实。”
高厂长点点头道,“反正也不是长期给,这么做值得。”
两人就此商议结束,以许继常的意见全部得到采纳而告终。
从高厂长家中回来,走在大街上时,许继常看到陈晓恩正背着大包小包,艰难地在街上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