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是这么个思路,只是怎么执行?咱们厂虽说效益不错,可这回搬迁的开支不小,短期内并没有大兴土木的能力。”
另一名副厂长面带难色,摇了摇头道。
这时,发言的人多了起来。
有人认为可以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兴办集体工厂。
有人则表示反对,认为这样会增加厂里的负担,应该拿出一个成本更低的方案。
高厂长则一言不发,只是平静地看着两边继续争论。
他不喜欢参与进班子成员的争论,而是习惯在关键时刻一锤定音。
许继常同样一言不发,只是偶尔在本子上写两下,神情和高厂长一样平静,光看表情根本猜不透他在想什么。
就在争论愈演愈烈时,高厂长开口了:“另起炉灶势在必行。”
“只不过开销不能太高,我们目前能承受的极限是五万。超过这个数字,一切方案面谈。”
在场的其他厂领导们一时安静下来。
五万块兴办一家集体企业?这预算可真是太低了。
别说购置机器什么的,就算是拿来盖彩钢厂房都不够。
可如果不尽快把集体企业办起来,越来越重的就业安置任务就会立即将单位压垮!
所有人的心情都变得沉重起来。
高厂长没怎么在意现场其他人的脸色,唯独将目光落在许继常身上:“继常同志,从开会到现在伱一句话都没说。”
“现在你发表发表自己的观点吧。”
许继常这才抬起头:“五万块够了,甚至有点多。”
“交给我,我一分钱不花就能把集体企业办起来。”
许继常语气平静,在场的厂领导们却好似听到一记惊雷,同时瞪大了眼睛。
一分钱不花就把集体企业办起来?这不符合常识吧!
场地、厂房、机器……
哪样不是白花花的银子砸出来的!
就算空手套白狼还得绑着孩子当诱饵呢,没钱怎么办企业?
“哦?一分钱不花?”
高厂长微微一笑,露出极感兴趣的神情,“说说,你打算怎么做。”
“以东方化肥厂名义,成立一家附属经销公司,集体性质。”
“从返城知青中挑选个人形象好,伶牙俐齿素质过关的进入经销公司,负责单位产品销售。”
许继常缓缓说道,“当然,这有个前提,就是我们厂必须有足够多的产品可用于灵活销售。”
经销公司?
这个主意好啊!
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
现场竖着耳朵的厂领导们听完许继常的方案,一个个都在心里叫好。
经销公司和工厂不一样,不需要多少成本,只要有几间办公室外加桌椅板凳就能开张。
甚至办公室都不需要多少,经销人员大部分时间在外头出差、跑销售,常年坐班的没几个。
只能说自个思路窄了,一听说要解决就业,第一反应就是办工厂,就没想到这种用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方式。
“这个办法好啊,成本低廉吸纳就业空间大,我看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