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继常挂掉电话,感觉问题应该差不多解决了。
不多时,电话铃再次响起,对方答复已找到许继常要求的教材、习题集,请问什么时候送过来方便。
许继常表示现在就行。
后果就是对方直接派了个职工,将整整一三轮车的书本运了过来。
许继常也没想到对方会给这么多,不过转念一想也是。
书店属于弱势单位,想搞到点物资不容易。
有了自己这么个渠道,他们不还得好好哄着。
晚上下班,许继常从装了整整两大袋的书本中,挑出了一套教材、习题集,第二天交到沈青蕊手中。
沈青蕊没想到许继常动作这么快,收集得这么全,清点完时有些不可思议。
她就像对待珍宝一般紧紧抱着这些教材:“你是从哪买来的呀,我在街上从没看到过这些?”
“问书店要的。后期有什么需求跟我说,我再找他们去。”
东方化肥厂机关子弟小学门口,许继常跟沈青蕊说道,“现在工作不忙吧?”
“工作倒还好。学校现在备考的老师很多,校长能理解我们。”
“哦哦,祝你考上。”
“一定会的!”
沈青蕊信心满满道。
……
春天到了,又是一轮农作物播种生长的季节。
许继常的先锋经销公司,跟着进入最忙碌的时候。
化肥经销是他们的本职,东方化肥厂现在又将计划内化肥配额销售交给了他。
为了保障这一本职业务,许继常下令暂停其他所有业务经营,务必保证化肥供应工作顺利完成。
计划内化肥配额销售主要就是联系各地分管农业的局委办,以及农资公司。
销售价格都是定好的,主要就是货物运输排期。
工厂运力有限,不可能第一时间将所有化肥送到,这就有了先后之别。
不少地方的农资公司,以及农业部门领导都在电话里极力向许继常沟通,希望能将自家的化肥排在前头。
“经理,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
陈晓恩见证了沟通过程,向许继常提出建议道,“谁购买了我们家灵活销售的化肥,我们就把他家运输排在前头。”
此言一出,和她一起过来的童清清,还有办公室的方润苏都将目光投到许继常身上,等待他给出决定。
陈晓恩的办法听起来是不错,就是有那么点风险。
许继常左思右想,最后摆摆手:“不行,这会引起议论。”
“我们厂的灵活销售指标在化肥企业里算是占比比较高,本身已是出头鸟。”
“还是不要采取这种容易引起非议的操作。”
“当然,晓恩你能积极主动去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还是非常地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