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们从医院内部了解到的情况,目前医院所有的普通病房都已清空,并进行了紧急改造。但按照目前的增长趋势,最多一周之后,这里的病床就将全部告罄。”
“对此,全国防指的相关负责人向我们表示,离此地不远的另一所部队医院,也正在进行紧急改造,会在必要的时候,随时准备接收新的患者,请广大市民朋友不必恐慌。”
说到这里,她的话锋一转。
“另外,据医院内部人士透露,因为前期部分防护物资供应不到位,医院内部已经出现了医护人员感染的情况,总数达到了两位数。”
“就在昨天凌晨,一位重症监护室的护士,因抢救无效,停止了呼吸。”
“让我们为她的勇敢和牺牲,默哀一分钟。”
隔着厚厚的护目镜,苏清璇清丽的眸子里,瞬间噙满了泪水。
她强忍着悲痛,在心中默数了六十秒。
这一分钟,对她来说,无比漫长。
她迅速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继续对着镜头进行报道。
十分钟后,直播结束。
她带着摄制组,获准进入医院大门,开始对内部收治现场进行补充画面的拍摄。
这也让守在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第一次如此直观地看到了医院内部的真实情况。
一辆120急救车呼啸着停在急诊部门口。
车门猛地拉开,一个戴着呼吸面罩的病人被几名医护人员合力抬下车,飞快地通过紧急通道送入抢救室。
纷乱的脚步声。
急促的呼吸声。
监护仪上不断跳动的数字和刺耳的警报声。
走廊里,病床上那些虚弱无助的患者,过道中那些已经疲惫到失神的医护人员,所有的一切,都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又令人窒息的真实画卷。
苏清璇的镜头紧紧跟随着这些画面,她的解说词也变得有些急促,仿佛自己也身处这紧张的氛围之中。
镜头的最后,定格在一具被装进黄色裹尸袋的遗体上。
死者,正是昨天凌晨牺牲的那位年轻护士。
和她相熟的医院同事们,再也控制不住情绪,靠在墙角,发出了压抑的抽泣声。
这哭声,成为了这个镜头最好的注脚,也像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报道结束。
苏清璇和摄制组的同事们,在医院门口的临时消毒区,进行了细致到每一个毛孔的全身消毒。
他们将身上那套价值不菲的防护服脱下,扔进指定的医疗废物回收桶,然后测量体温,确定一切正常后,才被允许走出医院大门,回到停在路边的导播车上。
与身体上的疲惫相比,那种亲眼目睹死亡,却又无能为力的感觉,更让苏清璇的心情沉重到了极点。
尽管作为一名法制记者,她也曾经报道过不少重案要案,见识过各种血腥的场面。
但在天灾人祸面前,生命的脆弱,还是让她感到了深深的无力。
一个同事递过来一杯热茶。
“苏姐,喝点水吧。”
苏清璇接过来,轻声说了句“谢谢”。
她刚想把杯子送到嘴边,小腹处却突然传来一阵剧痛。
那是一种尖锐的、绞着筋的痛。
痛得她忍不住蹙起了秀眉,手里的纸杯都差点没拿稳。
“苏姐,你怎么了?不舒服吗?”
旁边的同事看到了她难受的样子,关切地问道。
苏清璇说:“我好像来那个了。”
她忍着痛咬牙,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没关系,一会儿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