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老太后悠悠醒转。
“抓,给我抓起来!”她恶狠狠的说着,并挣扎着走回了她的卧榻,在卧榻边上的一个小箱子里,拿出了半块虎符递给了皇帝。这是调动整个京城防卫力量的信物,她一直抓在自己的手里,明帝虽然已经登基有两个月了,但是她并不想把这信物交给自己的儿子。她倒并不是怕自己的儿子对自己不利,而只是单纯的想保护自己的家人。
阴家,虽然在汉明帝登基上出过力,但是明帝登基却跟阴家的关系并不大。
明帝的登基,最主要的还是光武皇帝。他在真定王叛乱后,就对郭皇后代表的河北势力有了忌惮,在继承人的选择上,他开始倾向于不选一个有河北势力血统的继承人,而不是河北势力,也就是郭皇后所生的皇子里,当时的刘阳也就是现在的刘庄汉明帝是年纪最大的皇子,竖立起刘庄,就成为了当时光武皇帝的选择。而刘庄呢,也真不含糊,比他爹还有心计,一向善于谋划的他,早在他十二岁,还是东海王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开始笼络自己的人马。大将邓禹、臧宫等早在建武十九年原武城一役以后,暗地里就已经成为了他的人。所以在后来,光武皇帝“品评”诸子的时候,其实并不突出的刘庄,却在几位大将的夸奖下,成为了英明神武的一代名将,仅次于当时的太子刘疆。
说明帝是子以母贵,倒不如说阴丽华是母以子贵。到了后来,在他当了太子后,愿意跟随他的人就更多了,他的周围早已经围绕着一群人,而开始的时候,阴家并没有在,他们跟后来阴丽华生的几位皇子的关系也明显的好于跟明帝之间的关系,甚至在阴家,从来就有一股势力是倒明帝的。
阴丽华这么聪明的女人,对这些事情,她怎么能不知道不清楚呢。明帝并不需要她的护卫,而阴家才是需要她保护的那个。所以在光武皇帝快要驾崩的时候,她拼命的让自己的弟弟阴兴成为太傅,主管皇城和都城的宿卫。
老太太现在真的是气疯了,她忘记了这块虎符的作用,她只想替她的女儿报仇,而她忘记了她要报仇的对象就是她的娘家。
明帝其实是有些意外的,他来跟老太太说这事,其实就是想让老太太下个旨意,他呢,顺道的打击一下阴氏家族的势力,拿回一定的权力,真正的要拔起他们,明帝也不愿意,毕竟阴氏一族是南阳系的主力,真把南阳系打倒了,那谁来制衡河北势力呢。但是,老太太这回倒是直接,真的将虎符给他了。当他接过虎符的一刹那,他的心头是狂喜的。要是早有这个东西在身边,将都城和皇城的护卫都换成自己人,哪里会有葬礼上那一幕一幕啊。可是他抑制住了自己喜悦的情绪,他知道现在尤其是在自己母亲的面前,不是为这事欢喜的时候,他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拿着这块虎符,将自己的势力彻底的安排好。
“是的,母亲!”他见自己的母亲醒来,基本上已经无碍,对着我的母亲点了点头,然后迈着大步走出了兰台。
回到自己的宣德殿,他马上签发了一道又一道命令。而随着他的命令的发出,一个又一个的内侍们奔出皇城。
整个洛阳城在这个本该宁静的夜晚,却变得是那么的喧嚣。
我和母亲是在太后宫里度过的这个夜晚,当然不知道宫外发生了什么,母亲只是派了人将这里的事情告知了家里,而她在这一晚上则不断的安慰依旧悲伤的太后,直到她流着眼泪睡去。
我呢,比太后睡的更早。睡梦中的我没有丝毫的感觉,还是那么的香甜。
第二天早上,老太后起的却比我早多了。母亲自然是随侍在她的身侧,根本顾不上我。
我起来的时候,身边的侍女告诉我,母亲陪着太后去上朝了。我在百无聊赖中就让侍女领着我去找妈妈。
侍女想了一下,倒是没推脱,而是跟我说让我要注意,到了大殿上别出声,然后,就将我领着,奔向了宣德殿。
母亲当然不会在朝堂上,但是她也在宣德殿中。那是一座巨大的屏风,她在屏风的后面等待着,而她之所以在那里等待着,只是因为皇帝怕太后再有个意外什么的,她好帮忙。
我来到那里的时候,早朝已经开始半天了。
母亲攥住了我的双手,可是管不住我的眼睛,我偷偷的趴在屏风的侧面,看到大殿上的中间部位跪满了人,大概一数能有几十号人。
后来(当然不是在现场时)问过妈妈,才知道那些人都是阴氏家族的人。
领头的是阴兴,他是太傅,官最大,正在流着眼泪述说着什么。我也听不清,就算听清了,我也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