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愁云惨雾的许家不同,
现在的冉家,已经完完全全被裹在兴奋的蜜罐里。
傍晚,京城的天色暗下来,
料峭的寒气被风裹着吹进院子。
此时的张雨枚,一身整洁端庄的坐在一张旧藤椅上。
前方是烧着的炉子,里面的柴火噼里啪啦的作响。
显然,冉家已经富足起来,不需要看人脸色。
以前空荡的小矮棚子,现在也塞满了烧不完的柴火和煤球。
大冷天的,直接放在门前的院里烧,
边刮着冷风,边享受柴火的热气,只怕整个胡同只此她一家了。
以前哪怕天气再好,张雨枚也不会出来,甚至不想在院子里多待一刻。
而现在,她浑身散发着一种从容和自信。
此时的天有些寒意,
但张雨枚仍坐在外面,心里却是赤热的,
邻居们,几个爱唠嗑的都坐了过来。
今天她高兴,闺女终于和小陈领证了,所以宁愿坐在外面多等一会。
与其说是在等两个孩子回来,
不如说是在等待吃的!
也就穷苦日子过久了,不然她张雨枚也是个地地道道的吃货。
小陈离开的时候交代过不用她做饭,说回来一定给她带好吃的,会是什么呢~
几年如一日,每天吃棒子面糊糊,嘴里已经索然无味到嚼蜡的地步。
每到月底,稀粥的稀释程度,可把她瘦弱的身子喝得一天比一天惨白。
人还是向往那点油腥味的。
昨天让陈锋带出去逛了一天,现在心里倒忍不住,惦念起外头的那些美食~
冉秋叶跟小陈出去那么久,怎么还没回来。
张雨枚望着暗下来的天色,和煤球炉子那点冲出来的火光发愣。
虽然只是刚出去一个小时,但总是在盼着。
此时的院子,
因为冉家的喜事,整个气氛也都不一样了。
那个之前想骑自行车的王婶,
还有两个邻居妇女,端着针线笸箩,互相递着眼色,早就凑了过来。
她们搬来小马扎,小竹椅,
一起和张雨枚其乐融融的聊着,烤着火。
张雨枚发着愣,几个人就安慰的劝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