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随着两国开战的消息传开,真正震惊了几乎全国人民的重大消息却是……官家病重!
百姓听闻此事大多沉吟半晌,心里则在思量:官家别是又吓坏了吧?赵构当年听说金兵来袭,就吓得一路往南……也不是第一回了嘛。
岂料杭州宫中,赵昚看着床上人事不省的养父,还不到三十岁的他愁得头发都白了好几根:官家这副模样传出去……皇家颜面何在!?
☆、第六十七回
依据一直伺候官家的御医诊断,官家这回是中风了。至于中风的原因,只要看看当时的场景,就都知道也讳莫如深了。
而赵昚在养父的床前守了一整夜,在面见吴皇后时面色苍白且眼底有血丝,不过这会儿的皇后比她的养子还要憔悴不少。
中风搁在现代,都不易治疗。在没有高科技手术器械,甚至连输液都是唐瑛独门绝活的时候,只靠针灸……辅以内力去除血栓血块……这个活儿如果不找少林寺高僧,也就只有大黄能保证效果了。
吴皇后与赵昚母子自然明白,这回又得请神医出山。母子两个商量了一番,决心还是请唐瑛再来杭州一趟‐‐实在是官家这病……没法宣之于口啊!还不如一事不烦二主呢。
却说恢复雄风的官家赵构这几年连着养了三个女儿,开始他自是不急,可随着自己眼瞅着就要到花甲之年,身子再康健,他也明白能得亲生儿子的时间不多了。
于是这位一向谨慎得甚至有些懦弱的官家,来了把&ldo;疯狂&rdo;,可这样一个向来懂得惜福养生的皇帝一次放纵,结果最重要的那根弦,啪地就这样断了。
而唐瑛这边收到信儿,也惊诧不已:孩子生多了伤元气,这话不仅适用于女人,男人也是一样。毕竟为了生娃,男人必须得多多&ldo;耕耘&rdo;不是?
唐瑛当初也的确存了让赵构费一费肾水,早点退位甚至少活几年的心思‐‐赵构实在是太长寿了,很有些&ldo;老而不死是为贼&rdo;的味道。只是计划当真赶不上变化,这才几年赵构就自己作出中风来了……不说喜大普奔也是拍手称快呀!她当着丈夫立即换了张幸灾乐祸的脸。
黄裳搂着她看完整封信,看她脸色果然好奇道,&ldo;这可是你当初就算计好的?&rdo;
唐瑛毫不犹豫递出个白眼,&ldo;医者仁心懂不懂?除了仇人和惜花公子那种货色,你可看我故意害过人?&rdo;
黄裳心道:拍马腿上了,嘴上则立即改了口风,&ldo;你瞧不上官家……&rdo;
唐瑛道:&ldo;你可真敢说!&rdo;
话说大黄若真是个迂腐愚忠的文人,也不能一人一骑追杀明教教徒千余里还不依不饶,更做不出弃官不做这样的事儿来。
按照现代的话说,大黄性子骄傲、叛逆,又忠于自我,好在还算善恶分明,守得住底线,因此当年无论在朝堂或是武林之中,虽然毁誉参半,却远远没到人人喊打的地步,这些年随着黄唐山庄的建立,又几乎彻底&ldo;洗白&rdo;了。
而且年纪渐长,又做了一群奶娃的爹,性情圆融了忒多,连毒舌技能都掉了几级……就在唐瑛边感慨边追忆往昔的时候,大黄又补了一句,&ldo;早死早超生多省心啊。&rdo;
老公还真是多年来都表里如一,于是她揉揉丈夫的脸蛋,&ldo;这回又得你陪我去趟杭州。&rdo;孩子们依旧托付给黄药师的爹,十一郎照看。
要说媳妇远行,黄裳是真的不放心:七娘这么多年来匪夷所思又神妙无比的灵药层出不穷,可她的根骨和内力的增长……她已经都不再强求了,因此黄裳这个做丈夫的自然责无旁贷,甘愿当起了形影不离的贴身护卫。
于是黄裳道:&ldo;你去哪儿,我便跟到哪儿。&rdo;
唐瑛心中慰贴,又笑道,&ldo;三郎你太好了,今儿也肉偿吧。&rdo;
花了一天功夫,夫妻俩收拾妥当行李,把儿女托付给族弟黄十一郎,再叫来慕容继嘱咐一通:这回慕容继留守,而王铎则同行前往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