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自个儿招来的。
姜昭略感尴尬地扶了扶发鬓,掩饰道:“听闻过两日阁试就放榜了,你可有把握?”
云蔺:“有殿下在,应当是铁板钉钉上的事。”
这话听着有些耳熟,姜昭一时无言。
两人陷入了无尽地沉默中。
许久后,姜昭道:“柳彧横空出现在你的考场,你也不怕他拿去你的甲等第一名?”
云蔺摇头,“柳文豫文章太狂,谏科不适合他。”
姜昭笑着凑近他,眸有华光流照,“你说他狂却不知,自个儿瞧着谦逊,心思也颇大呢。”
她欺身来时,伴有一种极好闻的香,不浓也不淡,却教人无法忽视。如此扑鼻盈袖,教云蔺颇为不自在。
他不动声色地后退一步。
姜昭见此,轻轻的哼了声,就走远了。
又过了两日,正是阁试放榜的时候。
参加制科的人一向都很多,阅卷官急赶慢赶,总算是将诸生的成绩在规定的日期内,赶了出来。
这会儿诸生都簇拥在国子监门前,看礼部放出的红榜。
此次考生高达数千人,然而名在榜上的也不过两百来人。录取的比例可谓是触目惊心,在看榜的人里,有以头抢地、抱柱痛哭的,也有喜极而涕、笑而失色的。
各家有各家的作态。
读书人一向以内敛端正为美,原本极少会出现这种情况,但到了考试放榜,却也什么也顾不得了。
仅剩一些心态稳妥的士人,还能细细地观察红榜。
有位士人讶然道:“这柳彧还真的是文曲星下凡了,他连考五科,有四科为甲一等,唯有那谏科是个甲二等。”
另一位士人也凑了上来,道:“还真的是!这谏科甲一等是……是云蔺!”
“妙哉妙哉,我记得他们前些日子还文斗过。看来这位云氏麒麟子的文才不逊色柳文豫呀……”
“你可是忘了,人柳文豫是连考五科,仅用了半个时辰,云蔺可是用了两个时辰,这有可比性吗?依我看,柳文豫才学当配洛阳城第一!”
阁试成绩和这些言论都一同飘入了公主府。
姜昭倚在贵妃椅上,一面懒懒地摇着羽扇,一面听着侍人传来的消息。
好一会儿后,她笑道:“洛阳已有好多年没出过这等惊才绝艳之辈了,云蔺输得不亏。”
姜昭摇着羽扇半掩面,一对浓密的长睫若蝶翅般舞动,她露着灵动的眼眸,泛出了狡黠的笑意。
“南瑶因为他的诗而风声鹤起,以才貌名冠教坊司。孤若是让柳彧作一首诗赋,叫史官载入大齐史册,孤是不是可以成为大齐史上以美貌空前绝后的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