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都曾经在巴黎开过自己的画展。
男女都是画家吗?
是的。
你能告诉我他们的名字吗?苏笛放下酒杯,好奇道。
唔,这个涉及客人,按理我们不应该透露的。小哥有些为难。
哎呀,你都说了男女画家,我回去仔细找一下这些年开画展的画家们,也能差不多对上你说的信息,就是麻烦了很多,拜托你啦,你告诉我吧,我是真心有事想找画家,绝对没有什么歹意。
苏笛举了举杯,一饮而尽,以示保证。
小哥犹豫了一下,点点头:其实都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这两个人现在应该都不在了,也不怕你们知道,他们是亨利和伊芙琳。
亨利?伊芙琳?苏笛重复着。
嗯,他们那个时候在巴黎还是很出名的,特别是亨利,是评论界的宠儿,当时著名的评论家威廉就特别推崇亨利的作品。
那他们后来呢?
后来?回英国了吧,反正已经很多年没有过消息了。
英国?他们是英国人?
是啊,应该是伦敦人,那个时候来这里,是因为喜欢这里的艺术氛围,你知道的,法兰西在艺术上的欣赏水平总是比英国佬高出一截。
想起王尔德的《莎乐美》无法在英国上演,而在法国却大获成功,苏笛不得不表示赞同,至少这个时代,法国的艺术氛围是比较开放的。
他们,经常来这里喝酒吗?
威尔问。
也不算经常,但是印象很深,有一次亨利自己来的,把绘画艺术说得一文不值,当时这里很多人,没想到在评论界,特别是在威廉那里受宠爱的亨利也会对绘画持此态度,赞扬声一片。
原来就算成功的画家也有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的时候啊。苏笛感慨。
是啊,后来亨利带了伊芙琳来,能看出对伊芙琳很有好感,但那一次喝得大醉,低估了伊芙琳的酒量,后果很惨。小哥笑着,又给威尔倒了一杯酒。
好吧,这一点倒是男人的通病了,总是低估女人。威尔眼神划过苏笛,举起酒杯,稍稍停留片刻,一饮而尽。
您真是好酒量啊,在伊芙琳去世之后,我就没见过这么好酒量的人了。
伊芙琳去世了?
嗯,据说是自杀。死在自己的画室里。
画室?那里面岂不是有很多画像?
是啊,警察但是特别震惊,据说那些画像惊世骇俗。
怎么说?
具体我也不知道,因为某种原因,这件事被封存起来了,那些画像也被销毁了,没人知道伊芙琳为什么自杀。
确定自杀,不是他杀吗?
自杀,自己在画室吊死了,死前还留下了遗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