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左侧是教学楼,校长办公室大楼在道路尽头;道路右侧是一个标准的橡胶跑道和足球场,此时正有一群学生正在上着体育课,踢着球。
邵逸夫来过几次,已经熟门熟路。他来到办公楼下,径直走上楼,来到会议室内。会议室就在楼梯旁边,从会议室走到楼道尽头,便是校长办公室。
门没有关,他听到张校长正与人交谈着。
邵逸夫起身回到会议室。
这个会议室邵逸夫很熟悉,第二次与张校长会谈便是在这里,而正是在这里,双方基本达成了在青训培训上的合作意向。
时间又拨回几个月前。
在邵逸夫第一次来松山湖学校,像张校长介绍东方俱乐部青训工作之后,他便前往其他城市继续拓展青训合作伙伴。对于能否拿下与松山湖学校的合作,他心里并没有多少底气。
在某一天的路途中,他突然接到张校长的电话。
“是东方俱乐部的邵总吗?”电话那头浑厚的声音,是张校长。
“张校长,您好,我是东方俱乐部的邵逸夫,很高兴接到你的电话,请问有什么事情找我吗?”邵逸夫说道。
“是这样,你们的材料我后面又详细看过,这其中有些想法,想和你当面探讨探讨,不知道你是否方便再过来一趟。”张校长说道。
忽然听到张校长邀请自己前去沟通,虽然不知道具体何意,但是能有这样的机会,对于邵逸夫来说,无异于是路边捡到馅儿饼一般。
邵逸夫在电话里回到:
“好的,张校长,我目前正在外地,过几天就回去,到时候我去学校找您,去之前给您打电话。”
“恩,行,那到时候我们再见。”
挂上电话,邵逸夫又投入到手头上的工作中。此行收获颇丰,已经敲定了几家意向合作青训学校。
在忙过之后,邵逸夫准备启程回家,但是他并没有忘记之前的电话。
回家的路上,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做。
与他同行的同事先行回家,他又一次只身前往松山湖学校。相比于第一次的茫然,这一次,邵逸夫内心多了一重希望。
来到学校的时候,正是上课时间。
他到了学校,没有直接与张校长见面,而是来到正在上体育课的操场上。
操场上的体育课,一群穿着校服的学生被分成了两拨,一拨在玩着游戏,另一拨大概10岁左右的小学生正在接收老师的指导。
邵逸夫走到体育场边,认真观看着孩子们的足球训练。
孩子们正在练习一对一传球。
老师指导着用正确的脚步姿势传球、接球。同时,在相互传球的时候,需要跑动起来,而且要用左右脚轮流接球,接球的时候,不允许停球而是接球就传。
孩子们练习的很认真,看的出来,已经练过一段时间了,接、传、转的动作姿势有点专业素质的样子。
当然,还是有些生疏。老师会停下来,做出正确的知道。
看的出来,虽然孩子们练的满头大汗,但是脸上并没有痛苦的样子,应该是很享受这种训练。
在完成几组快速一对一传球练习之后,老师又将孩子们召集到一起。他在靠近球门位置摆放了一个一米见方的圆,然后在20米左右的距离画了一根白线。
老师要求每个学生,把球放在白线位置,然后一脚提出皮球,要求皮球落在圆圈内才算合格,皮球在进入圆圈之前,不允许落地。老师首先做了一个示范,稍微调整一步,将球轻搓起来,皮球划了一个小弧度,便准确的落入到了圆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