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暗暗捏了把汗,还好在船上向文杰只是打嘴炮,没真把那些鸟怎么样,不然可麻烦了。
接着,刘毓敏又和她科普了些岛上常见的保护动物。
舒安听得很认真,甚至有些入迷,她没想到这么个小地方,竟然有这么多种类的动植物,还遍地是保护物种。
“刘老师,你懂好多哦。”
被人夸了,刘毓敏抿嘴笑笑,“我是动物保护专业的。原来这些东西只能在书本里看到,没想到来了这天天见。”
舒安和她边聊边往海边走。
因为要赶海,舒安特意换了双长筒胶鞋,走的路来吱扭吱扭地响。
这里的沙滩有太多砂石了,很不好走。
舒安随手捡起一节像珊瑚形的石头,“好像被磨平的珊瑚哦。”
刘毓敏瞄了眼,“那就是珊瑚。是海底是珊瑚白化后形成珊瑚礁受碳钙渗入。而后经历不停的地壳变动,受高温高压的作用形成化石。”
听到如此复杂的形成过程,再结合‘化石’两个字,舒安抢先一步说:“这也是属于保护物种对吗?”
刘毓敏含含糊糊地应:“算吧。但这特别多。喏,你脚下踩的也是……”说着,她往舒安脚下瞄了一眼。
舒安当即跳起,小跑两步,后退两三步,离开那块有珊瑚玉的地方。
刘毓敏笑嘻嘻地去拉她,“没事。这东西很难得,但也很多,只要不开采、不拿了去卖钱,踩了就踩了。这些有的是海鸟产蛋时,叼来围在这做标记或做保护用的。一些比较大的珊瑚玉的密集处,还会成为灵芝蟹的躲藏地。”
“灵芝蟹?”
“嗯……”
刘毓敏不知怎么形容,往地上四处看了眼,没找到那些小家伙。
“就是青紫色的螃蟹。那些可真就是濒危物种了。”
舒安似懂非懂地点头。
而后,两人找了块大焦岩,坐在上面边聊天边钓鱼。
用来作饵的是从食堂那拿的饲料,为了能更好地让饵粘在勾上,炊事员在里面加了些淀粉,增加它的粘稠度。
刘毓敏将饵料团成小团子,用鱼钩穿过,随后朝远处一甩。
舒安学着她的样子穿饵,甩杆,等着鱼上钩。
这的鱼群密度大。
大概半小时,两人就钓了三四条石斑鱼,还有一条鹤针。
鹤针,鱼如其名,身子是细长条的,形似银针,前面的嘴有食指那么长,也是细针状的。这是舒安钓的,她没见过这种鱼,钓上的第一时间是惊慌地看了眼刘毓敏。
刘毓敏淡定回道:“这叫鹤针,炖汤最好。”
不是保护动物。能吃。
舒安抓住这两个关键信息,放心地将鱼放进桶里。
这是舒安第一次钓鱼,她不怎么会勾饵,前面几次杆子刚甩出去,就看见粘在上面的饵料一起被甩掉了。
所以除了这条鹤针,她没钓到其他东西。
她看了眼自己的桶,再看看刘毓敏的,有些丧气。
刘毓敏拍拍她的肩,“你第一次钓鱼,能钓到这个就不错啦。好了,这几条够今晚吃了。走,我们沿海岸线走回去吧,看看能不能捡点螺子。”
两人提着小桶往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