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我们又在崎岖不平的山道上行驶了一整天,颠得我们七荤八素。
终于,傍晚的时候,前方的山脚下,出现了一个小村庄。
很难想象,在这人迹罕至的地方,都还有人居住。
这座村庄就是卡瓦村,是进入昆仑山的最后一个站点。
一些探险队,科考队,如果从这里进入昆仑山,他们都会在卡瓦村进行补给,有的还会把卡瓦村当成据点。
卡瓦村真的很小,也就几十座稀稀疏疏的村屋。
而且这些村屋也比较破旧,大多都是木头房,仅有几座红砖房。
卡瓦村居住的都是藏民,所以村子里的藏族特色很浓郁,村口还一座石头堆,上面画着一些奇怪的图案,这是藏区经常都能见到的玛尼堆。
玛尼堆是藏族文化的象征,代表着吉祥平安,当地人称为“神堆”,藏语又叫“朵帮”,译为垒起来的石头。
玛尼是佛经中六字大明咒的简称,所以在玛尼堆上供奉着很多刻有“六字真言”“六字密咒”的石块和石板,还有一些羽箭,以及羚羊、牦牛的双角和头骨。
玛尼堆没有固定形状,呈椭圆形或方形,也有墙形或者塔状,上面插着木棒和树枝,树枝上面挂满五颜六色的经幡以及哈达、彩线等吉祥物。
每逢良辰吉日,藏人就会往玛尼堆里面添加石子,跪拜祷念。
天长日久,一座座玛尼堆遍布藏区,而玛尼堆里的每一块石头,都凝聚着信徒们发自内心的祈愿。
越野车停在村口,我们下了车。
胡犇走到村口的玛尼堆前面,一脸虔诚地对着玛尼堆跪拜。
沈杰问胡犇这是做什么,胡犇咧嘴笑了笑:“我的本职工作是一名导游,因为职业原因,一年四季到处跑。我有个习惯,每去到一个地方,都要拜拜当地的神灵,拜得越多,福气越多嘛!”
“大家警惕一点!”我提醒道。
众人点点头,跟在威哥后面走进卡瓦村。
其时正值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洒满山头,白雪皑皑的山头红光浸染,那些红光就像瀑布一样流泻下来,覆盖了整个卡瓦村。
如此神奇的美景,是在其他地方永远都不可能看见的。
这一路走来,出现在我脑海里最多的一个词语就是“神圣”。
真的,只有来到藏区,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川,才能让你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神圣。
我们走进卡瓦村,很快就发现不太对劲。
这个时间段,理应是生火造饭的时候,村屋上面应该是炊烟袅袅。
但是,整座村子十分安静,一点炊烟都看不见,甚至连一个人影都看不见,仿佛这里是一个被人遗弃的村庄。
不过,一些村屋的院子里,还晾晒着被子,地上还有玉米,明显有生活的痕迹,不像是没人的样子。
“奇怪,村子里的人都去哪里了?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九儿小声问道。
“怪怪的,不对劲!”詹世林说。
“喂!”我叫住威哥,问他道:“跟你碰头的人呢?”
威哥眯起眼睛,打量着四周说:“他们应该昨天就到了!”
“人呢?”我问。
威哥说:“应该就在村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