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济公传奇52集在线观看 > 第651章 移督荆梁荡平巴蜀(第3页)

第651章 移督荆梁荡平巴蜀(第3页)

到了建元元年(343年)至永和二年(346年),庾冰兄弟及何充等相继去世,晋元帝司马睿之子司马昱(后来的晋简文帝)当时为会稽王,以皇叔的身份开始入朝执掌朝政。

永和二年(346年)三月,卫将军褚裒推荐殷浩,殷浩被征召任命为建武将军、扬州刺史。

殷浩上疏辞让,并写信给司马昱,陈明心愿。会稽王司马昱答复道:“国家正当危难,衰败已到极点,幸而时有英才,不必寻访隐居奇贤。足下见识广博,才思练达,为国所用,足以经邦济世。如若再存谦让之心,一意孤行,我担心天下大事从此将要完结。如今国家衰微,朝纲不振,一旦亡国,恐怕死无葬身之所。由此说来,足下的去留就关系到时代的兴废,时代的兴废事关社稷存亡。足下长思静算,就可以鉴别其中的得失。希望足下废弃隐居之心,遵循众人之愿。”

殷浩再三辞让,从三月直至七月,才接受征召。

桓温亦曾经轻视殷浩,谓少时曾经与殷浩玩游戏,共骑竹马,我将竹马弃去,殷浩会取归,可见殷浩出我下。至是朝廷命殷浩为扬州刺史,殷浩尚固辞。会稽王司马昱,贻书劝勉,至有“足下去就,关系兴废”二语,于是殷浩才授命就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何必摆这般架子?桓温隐加鄙薄,每叹朝廷用人失宜,惟因情急建功,尚无暇顾及内事,但与僚佐等议伐胡蜀,准备出师。

江夏相袁乔对桓温说道:“胡蜀二寇,俱为我患,但蜀虽险固,比胡为弱,再加李势无道,臣民不附,若用精卒万人,轻赍疾进,直趋蜀境,待彼警觉,我已得入据险要,就使李氏君臣,出来抵御,也可一战成擒了。”

桓温大喜道:“诚如卿言。”将佐等尚多异议,谓:“我军入蜀,赵必乘虚袭我,不可不防。”

袁乔又申驳道:“羯赵久据河朔,内讧不已,势亦濅衰。且闻我万里出征,总道我有内备,未敢轻举,就使逾河南来,沿江诸军,亦足自守,可无他忧。惟蜀土富实,号称天府,从前诸葛武侯恃蜀为固,抗衡中夏,今即不能为害,究竟他据住上游,易为寇盗,我若乘机袭取,得蜀财,抚蜀众,岂非国家的大利么?”

桓温奋起说道:“我志决了,卿可为我先驱,我为卿后应,灭蜀就在此举了。”

袁乔应声道:“愿效微劳。”

桓温遂令乔率水军二千人,充作前锋,自与益州刺史周抚,南郡太守谯王无忌等,领军继进,即日拜表入都,不待复报,便即启行。

晋朝廷接到桓温奏表,虑桓温兵少无继,骤入险地,恐难成功。

独丹阳尹刘惔,料桓温必能攻克,或问刘惔如何先知?刘惔笑道:“温素好博,今日伐蜀,与博相似,若自知不胜,如何肯行?但恐温既胜蜀,未免专恣,倒是朝廷的隐忧了。”始终是看透桓温之志。

且说蜀已称汉,汉主李势,就是李寿的太子。李寿篡位后,曾经欲与后赵连横图晋,经龚壮再三谏阻,方才中止。

龚壮劝李寿向晋称藩,李寿终不从,因此龚壮辞疾归里,终身不再进入成都。

汉主李寿起初继承了李雄宽厚仁惠、节俭朴素的政风,因而深得蜀地百姓的拥护;但是他刚刚通过篡夺皇位登基,起初仍沿用李雄时期的政策,尚未能施展自己的抱负与欲望。

恰逢李闳与王嘏等人从邺城返回,他们极力夸赞后赵君主石虎的威势强盛,宫殿建筑宏伟壮丽,邺城中人口稠密、物资富足。还说赵王石虎用严酷的刑法进行统治,王逊也依靠杀戮与刑罚驾驭下属,两人都能有效控制疆域,汉主李寿身边的官员们内心对此十分羡慕,认为只要百姓有微小过错就立即处死,就能树立起威严的名声。

此外,汉主李寿认为都城近郊的人口尚不充实,都市里物资匮乏,工匠与器械也不足以满足需求,于是下令迁徙附近郡县中家中有三个及以上成年男子的住户,来充实成都的人口;同时设立尚方御府,征调各州郡的能工巧匠到府中任职。他还大规模修建宫殿,引河水进入城中,一心追求奢华享受。

此外,又扩大太学的规模,兴建用于宴饮游乐的宫殿。百姓因频繁的劳役而疲惫不堪,道路上满是哀叹之声,十户人家中就有九户产生了叛乱的念头。尚书左仆射蔡兴极力劝谏,李寿却认为他是在诽谤朝政,将其处死。右仆射李嶷也多次因直言进谏违背李寿的旨意,汉主李寿对他的怨恨累积已久,便借其他罪名把他关进监狱,最终将其诛杀。

秋七月,汉主李寿派遣尚书、广汉人李扩担任御史,前往南中地区。李扩的祖父李毅,是东晋从前的宁州刺史,因为李扩一家过去与南中地区的部族首领有旧交,所以李寿特意派遣他前往。李扩的堂兄李演从越巂郡上书,劝说李寿回归正道、恢复根本,放弃皇帝称号而改称藩王。李寿大怒,将李演处死,想用这种方式威慑龚壮、解思明等人。

汉兴五年(342年)冬十月,汉主李寿颁布诏书,命令各州郡分别举荐通晓儒家经典的人,并封这些举荐出的人为“好学侯”。

汉兴六年(343年)夏四月,汉主李寿卧病在床。到了五月,病情加重,常常看见李期、蔡兴的鬼魂作祟。秋八月,汉主李寿去世。李寿终年四十四岁,在位将近六年,谥号为昭文皇帝,庙号为中宗,安葬在安昌陵。

太子李势嗣称汉帝,改元太和,赦免境内罪犯。

尊嫡母阎氏为皇太后,生母李氏为太后。阎氏无子,李势为李寿之妾李氏所出。

李氏父名凤,前为李骧所杀,凤女没入掖庭,身长貌美,姿态动人,李寿遂纳为妾媵,生子李势。杀人父而纳其女,怪不得生亡国儿。

李势亦脑满肠肥,腰带十四围,犹善附仰,蜀人称为“奇姿”。所娶妻室,也是姓李,父作子述。即位后,册为皇后。李后也连生数女,不得一男。

李势之弟汉王李广,求为太弟,李势不肯允。旧臣马当、解思明,相偕入谏道:“陛下兄弟不多,若复加废黜,恐益孤危,不如从汉王议,可固国基。”

李势默然不答。两人又复力请,惹动势怒,将他们叱出。嗣复疑马当等与李广有阴谋,竟使相国董皎,收捕诛杀马当和解思明,夷及三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解思明素有智谋,抗直敢谏,临刑长叹道:“国家不亡,赖有我等数人,今我等无罪遭诛,国亡不远了。”说着,伸首就刑,毫无惧态。

马当亦素得民心,及两人死后,士卒无不动哀。

李势且令太保李奕,袭击执拿汉王李广,贬李广为临邛侯。李广服毒自尽,李奕得受命为镇东大将军,镇守晋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