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梁山伯也是骑马过来的,但是两匹马拴的太近,只各拴在一棵柳树上,不知道两匹马在说什么,一时间嘶吼了起来。
四九在一旁插嘴道:“公子,那江边有处桃源庙,我听人说有好多人效仿刘张关结拜,不如我们一会也去那里,你和祝相公结拜。”
银心在旁边说道:“你真是多事。”
银心抬着下巴,白了四九一眼。
四九问道:“你冲我翻白眼干嘛。”
银心回答道:“你粗俗,没礼貌,目不识丁,插什么话”。
祝英台劝道:“银心,出门在外,不要随便与人争执。”
银心回答说道:“银心知道了。”
四九听了,笑了笑,说:“又不是姑娘家的,取这么一个名字,叫银心。”
银心听了四九的话,脸上登时露出不悦之色。
梁山伯道:“四九,不得对他人无理。”
银心也似笑非笑起来,说道:“四九四九,你的名字真是毫无内涵。”
四九解释道:“因为我是四月初九出生,所以才取了这个名字的。你叫银心,难道你的心是银子做的呀?”
梁山伯,乃是会稽人氏,字处仁。幼时,梁山伯的父亲梁适,乃是一方县令,在高桥镇带领百姓治水,积劳成疾,为帮助当地的黎民百姓,不顾孝武帝的禁令,命人打开粮仓赈灾,当时的皇帝误信佞臣谗言,将梁适贬官,并且把他关进监狱。梁适在监狱被人殴打致死,可怜留下了孤儿寡母二人。当时梁适之妻倪氏时年二十九,带着刚满两岁的两山伯逃离家乡,不畏寒冬酷暑将儿子山伯抚养成人。梁山伯这个时候,刚好十八青春年华。
在谈天说地间,雨渐渐便停了下来,天空阴云散,而露阳光,现出太阳梁山伯同祝英台主仆四人,一路同行偕伴。他们走过了永兴县,来到了钱塘县,此时已经是夕阳将落,残霞于空。
冥冥之中,不知道是也不是随着这个缘字引动着。
梁山伯和祝英台来到了桃源庙里,就在刘备,关羽,张飞三尊塑像面前,梁山伯与祝英台,同四九、银心,四人于这座颇为残破的庙宇之内休息。
梁山伯问道:“敢问祝仁兄今年贵庚,小弟今年一十有六。”
梁山伯回答道:“我今年十八岁了。”
祝英台欣然说道:“有道是长者为兄,幼者为弟兮。”
梁山伯又道:“如此我同祝贤弟对三尊神像一拜。”
说罢,梁山伯便一甩长衫,跪于神像前念念有词:“今会稽梁山伯愿与上虞祝英台结拜为异姓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天长地久,此心不变。”
祝英台也学梁山伯拜了起来,眼睛看向梁山伯,眼里盈盈内动,说道:上虞祝英台与梁山伯今日结拜为异姓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天长地久,此心变不了。”
他们来到钱塘县。
诗云:
江南春色四月天,杨柳轻风百花开。遍地可看万红紫,随处欣皆可入画。人潮人海钱塘闹,争奇斗艳似天堂。
梁山伯与祝英台他们来到了尼山书院。尼山书院位于钱塘门近郊之区,书院的山长周士章,同时也是夫子,乃是贤士良正出身,曾为地方官员。周士章博古通今,才华满溢,告老还乡,于此处开书院授学子传播知识。周士章原名叫邹佟,为了避曾为官作福之嫌,于是改了姓名叫周士章,妻子乃是何氏,名叫婉云,字红罗,有一个女儿,叫周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