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济公传奇52集在线观看 > 第719章 晋朝覆灭刘裕篡位(第1页)

第719章 晋朝覆灭刘裕篡位(第1页)

却说司马休之、鲁宗之、韩延之等曾奔投后秦。后秦为晋朝所灭,鲁宗之已死,司马休之等人见机先遁,转而逃入北魏之地,北魏朝廷对其各给官阶,使他们参军政。

司马休之寻找士卒,子文思及鲁轨等人,遂为北魏之臣。刘裕大力搜索而不获,只好罢休。

义熙十三年(417年),晋朝廷已派遣琅琊王司马德文,与司空王恢之,先后来到洛阳,修谒五陵。刘裕欲上表奏请迁都,仍至洛阳,王仲德谓劳师日久,士卒则思归,迁都之事未可骤然而行,刘裕于是罢议。晋朝廷已加授刘裕为相国,总掌百揆,封十郡为宋公,备九锡礼,刘裕又佯装推辞不受。再进爵为王,增封十郡,刘裕仍然上表固辞。封爵虽崇,终未满意。更欲进略西北,为混一计。这个时候,忽然由京中递来急报,乃是前将军刘穆之,得病身亡,刘裕听说,禁不住惊惶悲恸,泪下数行。时,刘穆之享年五十八岁。

当初在元兴三年(404年),刘裕于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起兵讨伐桓玄,占领京口后向何无忌询问主簿人选,何无忌就推荐刘穆之担任。刘裕不久就击败桓玄,攻占了建康,当时决定大事的都是刘穆之,纵然很多事都要仓促决定,但都处理得相当妥当。刘裕亦视刘穆之为心腹,凡事都询其意见;刘穆之亦尽心协助,不遗余力。当时东晋法律宽松,纲纪不立,门阀豪强可恃势凌人,平民则无法自处。刘穆之都以当时形势调校矫正法令,更让平民对法律有所适从。在刘裕以身作则下,很快就改变了当时的政治风气。

刘穆之一度转任尚书祠部郎,及后再任刘裕的府主簿,再转纪室录事参军,领堂邑太守。又因平定桓玄的功勋,封西华县五等子。

在义熙五年的时候(409年),刘裕北伐南燕,刘穆之随军;次年灭南燕后因应卢循叛乱威胁建康,刘穆之又随刘裕率军回守建康。刘穆之在这两件事上都经常在背后计谋划策,决定要事。刘毅因而厌恶刘穆之,常故作平常地和刘裕表示刘穆之权力太重,但刘裕却更加信任刘穆之,并让刘穆之转任其司马。

义熙十三年(417年)九月,刘裕灭亡后秦,占领关中,并打算以关中作基地继续进行北伐。但是,“前锋已平洛阳,而未遣九锡,弘衔使还京师,讽旨朝廷。时刘穆之掌留任,而旨反从北来,穆之愧惧,发病遂卒。”

刘穆之于十一月辛未日(11月27日)去世,享年五十八岁。

刘裕闻讯后,感到震惊和悲痛,亦感到自己于京邑根本之地已空虚无靠。

刘裕于是决意起行返回建康,留年仅十三岁的刘义真与王镇恶等诸将留守关中。关中重地,偏留稚子居守,未知何意?

刘裕令咨议将军王修为长史,王镇恶为司马,沈田子、毛德祖、傅弘之为参军从事,留辅刘义真,自己率领各军东还。

三秦父老,听闻刘裕整装欲返,俱诣军门泣请道:“残民不沾王化,已阅百年,今复得睹汉仪,人人相贺。长安十陵,是公家祖墓,指汉高以下十陵。咸阳宫阙,是公家旧宅,舍此将何往呢?”

刘裕亦黯然欲涕,随即慰谕道:“我受命朝廷,不得擅留,诸君诚意可感,今由次子义真及文武贤才,共守此土,汝等勉与安居,谅不至有意外变动呢!”

大众听后乃退。

沈田子忌惮王镇恶的军功,屡言王镇恶家住关中,不可保信,至是复与傅弘之同入对刘裕说这些话。

刘裕答道:“猛兽不如群狐,这是古人名论。今留卿等文武十余人,统兵逾万,难道还怕一王镇恶么?”既知军将相忌,奈何不为之防,反导之使乱,想是纂弑心急,故不遑远图。语毕即行,自洛入河,开汴渠以归。

当时后秦西北,有统万城,为夏主赫连勃勃的根据地。勃勃本姓刘,父名卫辰,建牙代他,卫辰为北魏所灭,勃勃奔至后秦,后秦授他为安北将军,使镇朔方。

后秦与北魏通好,勃勃背秦而自主,僭称夏王,改姓赫连氏,屡寇秦边。及闻刘裕入秦,顾语群臣道:“刘裕此行必得关中,但不能久留,若留子弟及将吏戍守,必非我敌,我取关中不难了!”于是秣马厉兵,进据安定,收降岭北郡县。刘裕曾遗勃勃书,约为兄弟,勃勃含糊答复。刘裕不遑西顾,仓猝东归。勃勃即遣子璝率兵二万,南向长安,使前将军赫连昌出潼关,长史王买德出青泥,自率大军为后继。

关中的守将沈田子与傅弘之一起督兵出发防御,因而听闻夏兵势盛,不敢向前,退屯留回堡,遣使者回去报告给王镇恶等。王镇恶对王修说道:“刘公以十岁儿付我侪,应该竭力夹辅,乃大敌当前,拥兵不进,试问将如何退敌呢?”王镇恶为刘裕出力,虽然事非其主,但不负委托,心术尚可节取。遂遣还来使,自率部曲(士兵)前往救援。

沈田子得使人返报,益加怨恨王镇恶,当下造出一种讹言,谓王镇恶欲尽杀南人,送归刘义真,自据关中为王。这谣语一传,此唱彼和,几乎众口同声。惟王镇恶尚未得闻知,匆匆来到留回堡,与沈田子会议军情。

沈田子邀请王镇恶到弘之的军营,托言有密计相商,请屏左右。王镇恶不知有诈,单骑驰入,突然由沈田子的族党沈敬仁,驱兵杀出,竟而将王镇恶砍死在军营幕下。

杀死了王镇恶之后,沈田子即而矫称是刘太尉(刘裕)的密命,饬令诛杀王镇恶的。王镇恶本前秦王猛之孙,南奔而投靠刘裕,刘裕与其一见如故,擢升为参军,任至上将,前进谗言,后起讹传,原因从此处补出。至如今是为沈田子所杀。傅弘之未免感到惊惧,于是奔告刘义真,刘义真急忙召来王修计划此事。

王修拥刘义真披甲登城,暗中令亲军埋伏在城外,从容待变。俄见沈田子率数十骑到来,即在城上遥呼,问以王镇恶的情状。

沈田子下马答词,才说出“镇恶造反”四字来,那埋伏的士兵已经尽数冲出,立刻将沈田子拿下。王修责他擅自戮杀大将,立刻命令将其枭首。实是该死。一面令冠军将军毛修之代为安西司马,与傅弘之等一同出来拒战。一败赫连璝于池阳,再破夏兵于寡妇渡,斩获甚众,夏人乃退。

刘裕还镇彭城,未曾入朝,听闻王镇恶被害,于是上表朝廷,请追赠王镇恶为左将军青州刺史。并令彭城内史刘遵考为并州刺史,兼领河东太守,出镇蒲阪。

征荆州刺史刘道怜为徐、兖二州刺史,调徐州刺史刘义隆出镇荆州,以到彦之、张邵、王昙首、王华等为参佐。

刘义隆年少,府事皆决诸张邵。刘裕又召谕刘义隆道:“王昙首器度深沈,真宰相才,汝当遇事咨询,自不致有误事了。”

刘义隆应命而去。

忽然又接到关中急报,长安大乱,夏兵四逼,顿令这雄毅沈鸷的刘寄奴,也不免惶急起来。

原来刘义真年少好狎,喜欢亲近一干小人,赏赐没有节度,王修每次加于裁抑,便激成众怨,那些宵小之辈遂互相诬告王修,说道:“王镇恶欲反,为沈田子所杀,王修又杀沈田子,难道是不欲反么?”

刘义真始尚未信,继而经左右之人言语诬告的浸润,竟而信以为真,遽派遣嬖人刘乞等,刺杀王修。

王修既被刺死,人情惶骇,长安城中,一日数惊。刘义真悉召外军进入卫护,闭门拒守。

夏兵伺隙复来,秦民相率迎降,郡县多为夏军占有。赫连勃勃攻入占据咸阳,截断了长安樵汲,刘义真大恨,飞书使人求援。刘裕急忙派遣辅国将军蒯恩,率领士兵速往,召还刘义真。一面派右司马朱龄石为雍州刺史,代镇关中。

朱龄石临行,刘裕与他语道:“卿若抵长安,可饬义真轻装速发,既出关外,然后徐行,若关右必不可守,可与义真俱归便了。”

先时若果加慎,何至狐埋狐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