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下了山。
郑氏对着祈静嘘寒问暖。
林乔甩着袖子臭着脸跟在身后。
“静和,我和你父亲已经决定,后日便提前开拨。”郑氏笑着说。
祈静诧异不已,怎么说要提前出征了?北疆出什么乱子了吗?
但她不问,显然很是有度。“母亲放心便是。”
郑氏苦笑,“你做事,我自然很放心。只是,林乔——”
林乔听到自己名字便凑过去一耳,“我怎么了?”
郑氏瞪了他一眼,小时候有些时候也是个恭谨性子的孩子怎么长歪了?
“他那课业,总是要让人监督者去学。”
祈静颔首,“母亲放心,我定会提醒世子的。”
她并未把话说得太满,毕竟林乔才是真正的主子。
郑氏也不为难她,“我离京不久,就要把这小子送到国子监读书去。”她转而说起了她的新决定。
林乔一脚踩空,勉强控制住平衡,“娘,你都没跟我商量过。”
郑氏嗤笑,“商量了你就会去?”
自然是不会的。
林乔摸摸鼻子。
“再说,”郑氏打破他的幻想,“这决定是我与你爹一起下的。”
林乔:我交的作业他不满意么?
祈静咬咬唇,“不知师从何人?”
郑氏笑笑,“你也认识的,正是严太师。”
德妃的父亲,严老太师,德高望重,为整个王朝培养出了不少可用之才。
帝王嘉许,赏赐帝师之名。
祈静笑笑,“那真是太好不过,严太师博学渊源,世子定会进益不少。”
林乔却难得有些脾气,“去多久?”
郑氏笑笑,“你莫担心,我和你爹也去不了太久,至多两三年,便会回来,届时,你也就能从国子监出来了。”
林乔神色莫测。
“你莫这副样子,也是娶了妻的,自当成家立业,学些本事。这最苦的,恐怕是你媳妇。”郑氏嗔道。
祈静疑惑不解,和她有什么关系?
“母亲已经想过了,届时乔儿在国子监恐怕一旬才得休假一次,刚成亲,若是静和回宫,肯定是不行的。母亲特意拜访了严太师,他很乐意教导静和,所以静和也去国子监,不过只是以陪读的身份罢了。”郑氏笑着解释道。
陪读?
祈静怔愣,本朝风气开放,女子是允许读书的,因此国子监也有不少官宦小姐,祈静去了也不会太尴尬。况且追随严太师学习,百利而无一弊,因此她很快下了决定,“谢过母亲了。”
林乔知道,这场战事,若真是两三年便可以解决的,粮草是够的,他余光扫过祈静,还有她陪学,因此他也就松了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