祢衡原是咎由自取,黄祖亦贻讥。
曹操计毙祢衡,反得借祢衡为名,进攻刘表,正是妙策;军至西平,忽然由袁谭派遣使人辛毗,叩营求见。
曹操召辛毗入营询问,辛毗答言袁谭和袁尚相攻,袁谭败奔平原,事关危急,情愿向公投诚,乞公援助;曹操乃召将佐会议。群下多谓袁谭、袁尚衰乱,已不足忧虑,刘表方强,应趁早平定,免为后患;独荀攸进说道:“天下多事,群雄逐鹿;刘表坐拥江汉,不能展足四方,无志可知;袁氏据有四州,带甲数十万,若使二子和睦,共守成业,势且永固不摇;今兄弟构衅,理难两全,我不乘隙相图,待他并合为一,力雄势厚,也难制服,机不可失,幸即移师!”见识高人一筹。曹操也以为然,允即援袁谭,袁遣辛毗先回去,自己督兵再至黎阳。
袁谭和袁尚本来一同走邺中,及曹操南归,袁谭意欲追曹操,请袁尚举兵相从,袁尚又觉动疑,不肯依其建议,袁谭当然怀愤;再加郭图和辛评两人,在旁撺掇,就不遑后虑,于是引兵攻打袁尚。
袁尚兵士较多,袁谭士兵较少;一场冲突下来,袁谭又败走。别驾王修,自青州援助袁谭,袁谭更欲还军攻打袁尚,王修谏阻道:“兄弟犹左右手,譬如与人将斗,自断右手,尚能向人争胜么?况兄弟不亲,何人可亲?彼谗人离间骨肉,为害甚大,愿将军立诛谗佞,讲信修睦,自足安内攘外,横行天下!”语亦激切。
袁谭终执定己见,率兵回攻。哪知袁尚却已经赶来,就在南皮城外接仗,袁谭复而失利,败奔平原,袁尚追至平原城下,督兵围攻。郭图等又劝袁谭降曹操,向曹操求救,袁谭更为所惑,乃使辛毗乞师;待辛毗既归报,曹操亦进兵。
袁尚自然得知消息,忙撤围还邺;部下听闻曹操军大至,俱有惧色,吕旷和高翔两将,竟叛袁尚而投降曹操。偏袁谭谋招致吕旷高翔,暗中刻将军印信,使人赍给二人;二人既诚心归降曹操,反取印报告曹操。
曹操微笑不答,欲知言外意,尽在不言中。且派吏至平原,令为子整说婚,愿聘袁谭之女,袁谭不敢不从;袁操又借口乏粮,引军暂退。好是狡诈。
袁尚总道是曹操已经还军,可以无虑,但留审配守邺城,复督军前往攻打平原。审配更献书与袁谭道:
配闻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愿将军缓心抑怒,终省愚辞!盖《春秋》之义,国君死社稷,忠臣死君命,苟图危宗庙,剥乱国家,亲疏一也。是以周公垂涕以毙管蔡之狱,季友欷歔而行叔牙之诛,何则?义重人轻,事不获已故也。昔先公出将军以续贤兄,立我将军以为嫡嗣,上告祖灵,下书谱谍,海内远近,谁不备闻?何意凶臣郭图,妄画蛇足,曲辞谄媚,交乱懿亲,致令将军忘孝友之仁,袭阏沈之迹,阏伯实沈为高辛氏子,日寻干戈,以相征讨。语见《春秋·左传》。放兵钞突,屠城杀吏,冤魂痛于幽冥,创痍被于草棘。我州君臣,若拱默以听执事之图,则惧违《春秋》死命之节。且诒太夫人不测之患,损先公不世之业,岂不痛哉?伏惟将军至孝蒸仁,发于岐嶷,友于之性,生于自然,章之以聪明,行之以敏达。览古今之举措,睹兴败之征符,何意奄然沈迷,堕贤哲之操;积怨肆忿,取破家之祸;翘企延颈,待望仇敌,委慈亲于虎狼之牙,以逞一朝之忿。言之伤心,闻者流涕。若乃天启尊心,革图易虑,则我将军当匍匐呼号于将军股掌之上,配等亦当敷躬布体,以听鑕斧之刑。如又不悛,祸将及之,愿熟详吉凶,以赐环玦!配再拜以闻。
袁谭与弟袁尚,已经是势不两立,怎肯为了审配一言,幡然变计?于是再向曹操乞援,催令进兵攻打邺城,牵制袁尚军队。
曹操原要等待袁谭主动求救,然后再进攻,既接袁谭使人,便麾动人马,直指邺城。
审配听闻曹操军兵复至,急忙整缮守具,为御敌计,一面使武安长尹楷,屯兵毛城,接济粮饷。配将冯札,暗蓄异志,开门等待曹操,曹操兵前队千余人,踊跃趋入;才有一小半进城,城上大石如飞,没头没脑的掷击下来,曹操士兵闪避不及,正想退去,猛听得豁喇一声,放下闸板,将门掩住,把曹操士兵内外隔断。
曹操士兵陷入城内,约有三百多名,无路可奔,立时就被守兵围裹,杀得一个不留,连冯札也因此毕命。原来审配听闻叛变消息,赶忙急登上城,指挥士卒,掷石下堑,所以曹操士兵虽然入城,并不慌张,反结果了三百人性命。审配亦是能军。至曹操随后赶到,奋怒攻城,但见矢石齐下,无缝可钻,乃令大小三军,绕城驻扎,且攻且围,好几日不能得手;因此想出许多方法,上筑土山,下挖地道,仰望时机,随时发动进攻。
那审配却是能耐,日夜严防,一些儿没有疏虞;再加上尹楷随时运粮,源源不绝,所以全城镇定,累日坚持。极写审配忍耐,反衬曹操智计。
曹操连攻不下,特意留下曹洪等人围攻邺城,自己则引兵前往攻击毛城;正值尹楷输粮赴往邺城,被曹操在途中截夺。大破尹楷军队。又分兵拔邯郸,降易阳涉县,剪去邺城羽翼,仍然还军邺城,索性将土山地道,一律毁撤,专命军士凿堑城外,周围四十里,广约丈许,深只数尺。
审配在城上遥望,见他开濠甚浅,不以为意;谁知曹操计中有计,到了夜间,却使军士掘深濠堑,竟至二丈有余,沟通漳水,灌入城中。审配至此悔不早争,误中曹操之计,但已经是来不及,不得已悉众登陴,聊避洪流;又阅数日,粮食垂罄,饿死多人。
可巧袁尚率兵回来援助,前锋已至阳平亭,距邺城只有十七里,探马报入曹操军营,诸将谓袁尚军队驰归,必将死斗,不如避彼锐气,再作计较。
曹操扬言道:“尚若从大道趋至,我当避彼;若由小路至此,心已先怯,一战便可成擒了!”料敌甚明。
嗣经探马续报,袁尚果然从小路过来援助,曹操大喜道:“我料尚是无能为呢!”遂令曹洪等堵住守兵,自去对敌袁尚。
袁尚已经来到阳平,就在夜间举火为号,遥示城中,城中亦举火相应,两下里得通消息,满望内应外合可破曹军;偏偏待至天明,曹军却杀到阳平,并不闻审配影响。袁尚将马延张顗,望见曹操兵士势盛,未战先降,他将统皆骇走,袁尚亦只好返奔;所有辎重器械,尽行抛弃,甚至印绶节钺,亦为曹操士兵所得。曹操也不穷追,引还邺下。
审配曾出兵城北,想去接应袁尚,适被曹洪拦截回来,退守城中;及曹操又回来攻打,将阳平所获物件,取示其邺城守兵,士兵心下大感沮丧。审配尚誓众固守道:“操军已疲,料难久持;且幽州必来相援,何患无主?汝等但坚守死战便了!”
曹操再拟猛攻,正值袁谭遣使辛毗,复来曹操军营,曹操令辛毗招降审配。辛毗至城下,呼审配与语,审配大怒道:“袁氏兄弟,全由汝兄辛评,与郭图党同挑拨,以致失和,甘召外侮,今汝兄家属已系狱中,他日拿住汝曹,当一并枭首,上谢先君!尚敢向我招降么?”说着弯弓欲射,慌得辛毗连忙退回。
原来袁谭去邺城时,郭图和辛毗等家眷,俱得随行,独辛评妻子迟走一步,为袁尚所收,所以系住狱中,无从逃脱;及辛毗返回报告曹操,曹操知审配决计不降,冒矢督兵攻打,箭彻车盖,指挥如故,入夜不休。
审配自守东南隅,令兄长儿子审荣抵御西北;审荣不愿坐毙,竟献门迎接曹操,曹操军队当然拥入。
审配在东南角楼上,遥见西北失守,亟遣人驰诣狱中。杀毙辛评全家,自率残兵下城巷战,战到兵尽力穷,倒地受擒。
时辛毗入救兄家,已嫌太晚,回到曹操军营,巧巧碰着审配,被兵士押解过来,冤家相见,格外眼红,即举起手中马鞭,乱挞审配首道:“死奴也有今日么?”
审配亦反詈道:“狗辈破我冀州,恨不诛汝!”及入见曹操,曹操颇怜审配忠壮,有意劝降。
曹操于是故意问审配,说道:“汝知献门为谁?”
审配答言未知。
曹操说是审荣所献,审配愤愤道:“儿辈无行,乃竟至此!”
曹操又说道:“孤至城下督兵,何箭多乃尔?”
审配厉声道:“恨少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