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济公传奇片头曲 > 第655章 进攻反失利易位又遭囚(第2页)

第655章 进攻反失利易位又遭囚(第2页)

亲友听了,不免疑问,蔡谟复说道:“古来顺天乘时,弘济苍生,拨乱世,大一统,类皆由大圣英雄,方能出此。此外只有度德量力,不可妄动。我看今日时局,欲要平胡,非常材所能办到,必且经营分表,劳民求逞,至才略疏短,终难如愿,那时财已尽了,力已穷了,智勇两困,尚能不忧及朝廷么?”果然事机不顺,竟如所料。

褚裒发兵北进,适有鲁郡人民五百余家,起兵来附。褚裒遣部将王龛、李遇,率兵三千,前往迎接鲁民,行至代陂,正值赵都督李农,带兵二万,南下防戍,王龛等人无路可避,不得不上前交战。究竟寡不敌众,一场鏖斗,全军覆没。李农进逼寿春,晋将陈逵,恐为所乘机,遂焚去寿春的积聚,毁城遁逃。

褚裒也不禁胆怯,退屯广陵,上表请自贬。为何前时候是勇而后怯?有诏不许,但命他还镇京口,免去征讨都督职衔。

正逢河北大乱,遗民二十余万渡河,欲来归附,偏值褚裒退还,无人安抚接纳,大众流离荡析,死亡殆尽。

褚裒回到京口,沿途只听闻百姓哭声,顾问左右,究为何因?左右人答道:“代陂覆师,家属犹存,怎得不哭?”

褚裒闻言,未免感到惭愧悲愤。没多久,即至病终。讣闻晋廷,诏赠侍中太傅,予谥文穆。

晋朝廷另迁吴国内史荀羡,持节监徐兖二州,及扬州属郡晋陵诸军事,领徐州刺史。荀羡年方二十有八,东渡以后诸方伯,荀羡为最少,这真叫做人无大小,达者为先哩。

且说赵乐平王石苞,得着石冲败死的消息,也动了兔死狐悲的观感,拟就长安镇所起兵,进攻邺都。左长史石光,及司马曹曜等人,固谏不从,反被杀死,因此将吏离心。雍州豪酋,料知石苞难于成事,统驰使告晋。

晋朝的梁州刺史司马勋,率众士兵前往会合,又有前仇池公杨初,也遥应晋兵,袭击赵国西城。

仇池公自祖父杨茂搜死后,传子杨难敌,杨难敌本来降附刘曜,受封武都王,既而病死,其子杨毅嗣立,因刘曜已亡,遣使朝晋,愿为藩属。

偏族兄杨初暗中图谋篡夺,袭杀杨毅,据有世祚,称臣石赵,嗣闻石氏内乱,复向晋朝廷通好。晋朝廷但想着没有羁绊,哪里会管什么篡位不篡位的,继而册升杨初为征南将军,雍州刺史。

仇池公初乃与晋兵约为犄角,共同攻打赵国边境。且说明联晋情由。

晋朝廷梁州刺史司马勋领兵出发骆谷,攻破长城赵戍,进次悬钩,距长安约二百余里,遂派遣治中刘焕,进军攻逼长安,阵斩赵京兆太守刘秀离,得拔贺城。三辅豪杰旧称京兆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多杀守令应勋,共得三十余营,数约五万人。

赵乐平王石苞,只好把攻打邺城的计谋,暂且搁起,专务防晋。当下派遣部将麻秋、姚回,引兵抗拒司马勋。

赵主石遵,已经听闻石苞存有异图,遂借攻击司马勋为名,使车骑将军王朗,带着铁骑二万,西趋长安,暗中却嘱使伺机观察石苞,俟击退晋兵,迫石苞赴往邺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晋朝廷的司马勋听闻赵兵大至,却也自我考虑兵士较少,不敢轻易前进。那赵将石遇,复奉赵主遵命令,攻陷宛城,擒去晋南阳太守郭启。司马勋亟移师前往援助,杀败石遇,克复宛城,斩赵新署南阳太守袁景,引还梁州。

是时,燕主慕容皝,已经病殁,由世子慕容俊嗣位,平狄将军慕容霸,也欲乘石氏乱衅,兴兵攻赵,因而上书于慕容俊道:

“石虎穷凶极恶,为天所弃,余烬仅存,自相鱼肉。今中原涂炭,群望仁施,若我军一出,势必投戈,此机不宜坐失哩。”北平太守孙兴,亦表言:“石氏大乱,宜乘时进取中原。”

慕容俊独以为新遭大丧,谢绝勿许。慕容霸又奔驰来到龙城,当面对慕容俊说道:“时机难得易失,倘石氏衰后复兴,或有英雄凭借遗业,奋然跃起,不但我失此大利,且恐更为后患。”

慕容俊踌躇道:“邺中虽乱,尚有虏将邓恒,据住乐安,兵精粮足,我若伐赵,乐安当我东路,恐难进取,势不能不绕道卢龙。卢龙山径险窄,若被虏乘高据要,夹击我军,岂不是首尾受困,何从制胜?”

慕容霸又说道:“邓恒虽为石氏拒守,部下将士,已不免闻乱思家,各怀归志,若大军一至,当然瓦解。臣愿为殿下前驱,东出徒河,西越令支,出彼不意,两路并进,彼必惶骇,上不过闭城自守,下不免弃城溃去,还有何心御我呢?殿下尽可安步前行,毋劳多虑。”为后来灭魏伏线。

慕容俊尚狐疑未决,转问五材将军封弈。封弈答道:“敌强用智,敌弱用势,这是用兵要诀,所以大吞小如狼食豚,治易乱如日沃雪。大王自上世以来,积德累仁,兵强士练,石虎穷极凶暴,死未瞑目,子孙争国,上下乘乱,民苦倒悬,日望救拔。大王若扬兵南下,先取蓟城,继指邺都,宣耀威德,怀抚遗民,哪有不扶老携幼,恭迎大王?凶党将望旗胆落,逃死不暇,岂尚能为我害么?”

从事中郎黄泓,与折冲将军慕容恪,亦先后进言。慕容俊于是勉强依从众议,即命慕容恪为辅国将军,慕容评为辅弼将军,左长史阳骛为辅义将军,叫做三辅,分统军事。再令慕容霸为前锋都督,建锋将军,调集大兵二十余万,讲武戒严,约定日期攻打赵国。

赵国尚未接到燕军警信,已是内乱相寻,几乎闹得不可收拾。原来赵主石遵入邺城以前,曾许石闵为太子,嘱使努力。及入都篡位,自背前言,竟立燕王子衍为太子,遂致石闵隐生怨望。

石闵素来骁勇,屡立战功,为宿将所畏服,又复都督各军,得总内外兵权,声威益盛,平时抚巡殿中将士,各奏署员外将军,爵关内侯,并各赐给宫女,隐树私恩。

石遵未悉石闵之意,但将石闵所奏署的将士,注明善恶,使其知道劝戒。众将士未免介意,怨恨石遵日甚,感念冉闵日深。

中书令孟准,左卫将军王鸾,私下劝石遵裁抑闵权,石遵因此疏闵,石闵益恨石遵不置。可巧乐平王石苞,自长安至邺,石遵不暇除石苞,但欲除闵,当下召十苞入宫,并及义阳王鉴,汝阴王琨,淮南王昭等,一并入议。

郑太后亦出御内殿,由石遵先晓示道:“闵目无君上,逆迹已萌,今欲设法加诛,是否可行?”

王鉴等皆随声道:“闵既谋逆,应该就诛。”附和同辞,实是一班好乱人物。

独郑太后摇首道:“河内旋师,若无棘奴,哪有今日?就使棘奴稍稍骄纵,也当格外宽容,怎得骤然处死哩?”看官听说,这棘奴就是石闵的小字,前回中叙及棘子,乃是佛图澄的隐语,庸耳俗目,怎能预解?此番祸已临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