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济公传奇片头曲 > 第658章 殷浩丧师桓温得胜(第2页)

第658章 殷浩丧师桓温得胜(第2页)

最可怪的殷深源,未出兵时,不能听信良言,但好刚愎自用;既已出兵,又不能推诚任人,但务疑猜。

殷浩听闻姚襄安次历阳,广兴屯田,训厉将士,却未曾上表请朝廷北伐,总是以为他别有用心。对此,殷浩意欲先把姚襄除掉,免得滋生后患,于是屡次派遣刺客去刺杀姚襄。

姚襄自幼就有很高的名望,雄武盖世,好学博能,颇得将士之心,刺客阳奉殷浩之命,等到了历阳,刺客都坦诚地把实情告诉姚襄,姚襄听后,特别款待他们,如同故友一般。

姚襄得知殷浩欲谋杀自己的事情,因此加以提防,令军营周围士兵日夜巡逻。殷浩又派遣心腹将魏憬,率众五千,潜往袭击姚襄,偏被姚襄预先探知情况,出城邀击,杀死魏憬,并除掉魏憬带来的一众士兵。

殷浩恨暗杀姚襄的计划不成,索性明下军书,迁姚襄至梁国蠡台,上表授为梁国内史。

姚襄对此益加疑惑担惧,因而使参军权翼,来到殷浩那里陈述实际情况,希望能借此缓和双方焦灼紧张的关系。

殷浩问权翼道:“我与姚平北共为王臣,休戚相关,为何平北尝举动自由,与我异趣呢?”晋朝廷封姚襄为平北将军,语句之中的平北指的是姚襄。

权翼答道:“姚平北英姿绝世,拥兵数万,乃不惮路远,来归晋室,无非因朝廷有道,宰辅明哲,想做一个盛世良臣。今将军轻信奸人谗言,自己多心猜疑,我认为出现猜疑的原因,不是在平北。”

殷浩闻言,忿然说道:“平北擅加生杀,又放纵小人,偷盗我的马匹,王臣之礼本来是这样的吗?”

权翼又说道:“平北归命圣朝,怎敢妄杀无辜?惟内奸外宄,有违王法,理宜为国行刑,怎得不杀?”

殷浩又问何故掠马?权翼正色道:“闻将军猜忌平北,屡欲加讨,平北为自卫计,或至使人取马,诚使将军坦怀相待,平北也有天良,何至出此?”

殷浩不禁笑语,说道:“我也何尝欲加害平北,尽请放怀!”试问你何故屡遣刺客?遂遣权翼归报,权翼拜辞而去。

殷浩又暗中使人招诱秦将雷弱儿等,令去刺杀秦主苻健,许以关中世爵。王师宜堂堂正正,却专为鬼祟,如何成事?

雷弱儿等复称如约,且请师接应。殷浩遂调兵七万,自寿春出发,进向洛阳。哪知雷弱儿等人将计就计,伪称内应,并非真心依从殷浩。惟一个降将张遇,为了苻健奸占后母,并且居然呼他为子,心有不甘,因而贿赂买通中黄门刘晃,准备趁着夜晚入宫袭杀苻健,偏偏事机不密,为苻健所闻,立刻将张遇逮捕入内处死。惟察得韩昭仪未曾与谋,不使连坐,仍然宠爱如常。

想来这个韩氏正交桃花运,所以有此侥幸。

殷浩接得苻秦宫内事变的消息,未悉确定状况,还以为是雷弱儿等人已经发难,即而调任姚襄为先锋,自督大军急进。

吏部尚书王彪之,奉书笺与司马昱,谓秦人多诈,殷浩不应率军轻行。

司马昱似信非信,延宕多日,始拟着人前往询问军情,偏偏败报已经到来,姚襄叛命,返回袭击殷浩军队,山桑一战,殷浩军队大溃,辎重尽失,殷浩已经逃走回谯城了。

司马昱于是王彪之说道:“果然如君所言,张良陈平,亦不过如是哩。”有了张、陈,可惜无有刘季。

原来姚襄已经因为之前殷浩派人暗杀自己的事情而仇恨殷浩很久,于是佯作前驱,诱导殷浩来到山桑,返兵袭败殷浩军队,俘虏斩杀万余人,尽得殷浩大军的资用兵仗,乃使兄长姚益守据山桑,自己仍然前往淮南。

殷浩遭姚襄暗算,且惭且愤,复遣刘启、王彬之,前往攻打山桑。如今这个地步,还不是因为自己之前暗杀姚襄不成,结成怨恨?就许你殷浩暗算别人,不许别人为了保护自己暗算你?正所谓有因必有果。

姚襄从淮南返回援救,内外夹攻,刘启、王彬之以下,并皆败亡。之前已经死伤万余人,尚嫌不足,乃复以二将部曲加之,可见殷浩之不仁极矣!

姚襄遂进屯盱眙,招收当地流民,集合有众七万人,分别安置守宰,劝课农桑。复派遣使者来到建康,向晋朝廷陈述殷浩的罪状,并自请陈谢。

晋朝廷于是下诏命谢尚都督导江西淮南诸军事,前往镇守历阳。自是殷浩大名,在朝廷当中,一落千丈,“投井下石”的疏文,陆续向朝廷进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中就有一份奏疏最为利害,署名不是别人,就是那殷浩的仇家桓温。

桓温上奏的疏文里是这样说的:

按中军将军殷浩深受朝廷恩典,身居要职,朝廷对他宠信不疑,两次让他参与朝政,而他却不能恪守职分,擅自离任或超越他人职守,随心所欲。前司徒蔡谟,为人纯朴,坚持正义,位居台辅,为先帝之师、朝廷之元老,年至七十高龄,以礼请求隐退,即使天子临轩征召仍执意辞官,虽然不合朝廷旨意,但正足以显明谦让之风,弘扬优贤之礼。而殷浩无中生有,狡说诡辩,扰乱朝廷视听,致使蔡公险遭杀害。自羯胡衰亡以来,中原大地,群凶残杀不休,百姓涂炭,人人企盼官军去拯救他们。殷浩受命北伐,却无报仇雪耻之志,树立朋党,制造事端,终使仇敌大肆杀戮,奸逆蜂涌而起,华夏大地纷扰动乱,百姓困苦不堪。殷浩惧怕朝廷怪罪,为求恕罪,声张进讨敌寇。

驻兵寿阳,却长期按兵不动,竭尽国库的资财、五州的人力,纠合无赖之徒,以求自强,封赏无定规,猜疑陷害无所顾忌。所以范丰之流反叛于芍陂,奇德、龙会作乱于身旁。羌帅姚襄率部归顺朝廷,将母弟送入京城做人质,殷浩不但不予以安抚,使之为朝廷效忠,反而设计陷害,两次派刺客行刺姚襄,被姚襄发觉。

姚襄迫于无奈背叛朝廷。祸乱丛生,自殷浩开始。又不能乘势扫荡敌寇,放纵无能小人,施行残害奸计,致使朝廷大军惨败于梁国,自身狼狈于山桑,舟车焚烧,辎重丢弃一空,三军粮草,反而资助了敌寇,精甲利器,更是武装了盗贼。天怒人怨,成为大众所唾弃的对象,所带来的灾祸,将危及国家社稷,这正是臣之所以起居失措、惶恐不安的缘故。只有主持正义,才能训导人民,只有赏罚分明,才能众心同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