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这天起,祝家上下,都知道小姐答应到马家去了,大家做事,也显得比较精神。不过祝英台本人,对于一切事情依然不问。到了二十四这日,马家雇的船,停泊一里多路的小码头。来的共有两只船,一二十位家丁,真是祝英台说的话,船上尽是马家人,她一人往哪里跑。当时,马家家丁拿了禀帖呈明祝员外。
祝员外将舱位估计一番,将家里老少挤一条船,东西放一条船。自己夫妻因为不放心祝英台,因此亲自送姑娘到马家人手上才放心,也坐了船陪同前去。至于银心,依了祝英台的话,陪着小姐祝英台前去。
到了二十五日这天,大家上了船。祝英台身上外面穿着红色嫁衣,里面穿了孝衣,为了表明自己的心迹。但是她脸上未施脂粉。滕氏虽然有点不以为然,然而梳洗打扮还有两天,且自由她去。
银心侍候她到后舱坐下,却被马文才安排的人把她赶下船,银心知道事情不妙,连忙骑着马往高桥镇奔去,寻找四九。
船走两日,没有一点儿不顺意的地方。到第三日早晨,船已开入甬江。忽然风浪大起,船家把帆下了,只听见船桅上的绳子,被风刮着呼噜直响。甬江的浪,有两三尺高,哗啦一声,向船边直扑将来,船便摇摆不止。往前后看,白浪一个跟着一个,一直抵靠天脚。由左右看去,左边隔江,浪向上翻动,江那边景物,看不清楚。右边江岸,却离船身很近,只见几十户人家,由几百株树木挡住。那树木一二分黄叶,被风一吹,树沙沙的响。人家也就由树木移动中,忽隐忽现。
祝英台就叫住船夫问道:“这是什么地方?”
船夫隔了船篷道:“这叫高桥镇,镇头上有个地方叫九龙墟。”
祝英台大声道:“哦!你赶快靠了船。”
船夫其实是马家安排的人,怎么可能会听从祝英台的吩咐。
而且这个时候,马文才坐着船过来接亲的。
祝英台知道马文才不肯让渡船过高桥镇,大哭道:“老天呀,你睁开眼吧。我只是想和山伯最后一次告别。”
话音刚落,一时间飞沙走石,狂风大作,渡船直接被风吹到了九龙塘南山渡口处。
祝英台看见渡口旁边立着石碑,石碑上面写着九龙墟三个字。因而惊道:“天意呀。”
说罢,祝英台急急忙忙下了船,向九龙塘墟南坡奔跑而去。
马文才见状,连忙去追赶祝英台。
这个时候,银心已经到了梁山伯坟墓那边,四九正在那里烧纸钱。看见银心,说道:“银心,你来了,你家小姐呢?”
银心回答道:“马文才把我赶下船,他根本不让小姐过来见梁相公。”
说话间,祝英台已经跑了过来,脱下了头上戴的凤冠,奔向了梁山伯的坟台之前。
祝英台终于来到梁山伯坟墓前,看着墓碑,看了看天空,发出誓言:“苍天为证,我祝英台今日与梁山伯结为夫妻。哪怕化为花间蛱蝶,我们也永远不分离。”
说到此处,祝英台早已泪流满面,她跪坐在梁山伯的墓碑前,咬破了手指,流出鲜血,然后用粘着鲜血的手指在梁山伯坟墓的墓碑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个时候,马文才和几个仆人已经赶了祝英台、四九和银心他们旁边。马文才正要走过去把祝英台拉回去。
马文才刚一跨出脚步,顿时狂风聚作,电闪雷鸣,轰的一声,天上劈了一道紫电光雷,劈到他脚旁边,雷电之力,把马文才震得摔倒在地。
马文才站起来,又想走过去,天上又打下一个雷,马文才连忙退后几步。
这个时候,一道闪电劈中了梁山伯的坟墓,坟墓顿时裂开,一分为二。祝英台见状,微微一笑,说道:“山伯,我来找你了!”
说罢,祝英台纵身跃入坟墓,马文才连忙跑过去扑去,但是坟墓立刻又合拢在一起了。坟墓外面露出的是祝英台的嫁衣的裙边,立刻变成花藤长满整个坟头,开出了五颜六色的花朵出来。其中有两朵花朵是并蒂而生,这两朵花盛开的时候,从里面飞出来了两只蝴蝶,飞在花林之间,双双翩跹,一黄一褐,那便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精魂所化。
此时此刻,四九和银心看着翩翩起舞的蝴蝶,说:“小姐,相公,我们会好好在一起,永远守护这里。”
此时乃是秋天,但是周围的花都盛开了,九龙墟遍种的桃花林开满了桃花。
四九和银心在一起,马文才虽然哀伤,但是更多是愤愤不平。祝公远和妻子知道女儿殉情,跳入坟墓里面感到很难过。
而祝公远的儿子祝英齐因为之前的爱人被父亲拒绝入门,妹妹殉情而亡,他离开了祝家庄,跟着一个游方道士出家修道去了。
当时的人都认为是天意,连朝廷都啧啧称奇,如果仔细探究起来,那天大概是龙卷风加地震与祝英台拜墓的事巧凑在一起,这就叫“无巧不成书”。这事是很感人,官员安请当今皇帝,敕封该地为“义妇冢”,并立庙祀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