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如来佛祖又说道:“怎么得一个有法力的,以后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远经万水,到我天竺国处的寺院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他众生,却乃是个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谁肯去走一遭来?”
当有观音菩萨,行近莲台,礼佛三匝,说道:“弟子不才,将来愿上东土寻一个取经人来也。”
诸众抬头观看,那观音菩萨:
理圆四德,智满金身。
缨络垂珠翠,香环结宝明,乌云巧叠盘龙髻,绣带轻飘彩凤翎。
碧玉纽,素罗袍,祥光笼罩;
锦城裙,金落索,瑞气遮迎。
眉如小月,眼似双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
净瓶甘露年年盛,斜插垂杨岁岁青。解八难,度群生,大慈悯:故镇大山,居南海,救苦寻声,万称万应,千圣千灵。兰心欣紫竹,意性爱香藤。他是落伽山上慈悲主,潮音洞里活观音。
释迦牟尼如来佛祖见了,心中大喜,道:“别个是也去不得,须是观音尊者、神通广大,方可去得。”
观世音菩萨道;“弟子日后此去东土,有甚言语吩咐?”
释迦牟尼如来说道;“日后这一去。要踏看路道,不许在霄汉中行,须是要半云半雾;目过山水,谨记程途远近之数,叮咛那取经人。但恐善信难行,我与你五件宝贝。”
即命阿傩、迦叶二位尊者,取出“锦澜袈裟”一领,“九环锡杖”一根,对观世音菩萨言回道:“这袈裟、锡杖。可与那取经人亲用。若肯坚心来此,穿我的袈裟,免堕轮回;持我的锡杖,不遭毒害。”
观音菩萨皈依拜领,释迦牟尼如来又取三个箍儿,递与观世音菩萨说道:“此宝唤做紧箍儿,虽是一样三个,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紧禁的咒语三篇。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他若不伏使唤,可将此箍儿与他带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语念一念,眼胀头痛,脑门皆裂,管教他入我门来。”
观音菩萨闻言,踊跃作礼而退,即唤惠岸行者随行。
那惠岸使一条浑铁棍,重有千斤,只在菩萨左右作一个降魔的大力士。菩萨遂将镜湖袈裟作一个包裹,令他背了。菩萨将金箍藏了,执了锡杖,径下灵山。这一去,有分教:佛子还来归本愿,金蝉西去裹栴檀。
观音菩萨先是来到五行山的山脚下,孙悟空看见观世音菩萨,连忙打招呼说:“弟子被压五行山,不能行礼,只能向菩萨问好。”
观世音菩萨说道:“百年之后,乃是唐朝,有一取经之人,将来经过此地,你可愿意当他弟子,秉教伽持,入我佛门。再修正果,如何?”
齐天大圣孙悟空闻言,连忙声声唤道:“弟子愿去!弟子愿去!”
观世音菩萨又道:“既有善果,我与你起个法名。”
齐天大圣孙悟空闻言,回答道:“我已有名了,叫做孙悟空。”
观世音菩萨又喜道:“这个悟字,也是好的,甚好,甚好。这等也不消叮嘱,我去也。”
那大圣见性明心归佛教等待唐僧,这观音菩萨嘱咐了孙悟空,就和惠岸行者回去自己的道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