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弘随即叱还魏使,另遣使者来到建康,称藩乞援。
刘宋朝廷称他为黄龙国,会燕使赍还诏书,封冯弘为燕王,但未尝出师相救,冯弘料不可恃,再命部将汤烛,奉贡魏都,托言太子有疾,故未遣质。
魏主拓跋焘知他只是掩饰之词,于是下诏逐客。先命永昌王拓跋健等人前去讨伐北燕,割取禾稼,继而命骠骑大将军乐平王拓跋丕,镇东大将军徒河、屈垣等,带领骑兵四万人,直捣龙城。
冯弘闻报大惧,亟备牛肉美酒犒师。魏将屈垣先到城下,由弘遣发部吏,牵羊担酒,犒劳魏兵,并令太常卿杨崏求和。
屈垣道:“汝国不送侍子,所以我军前来;如果悔罪投诚,速将侍子献出,不得迟延!”
杨崏唯唯而还。屈垣待了一日,未见复音,于是纵兵大掠,虏得男女六千余口。
未几,拓跋丕亦至,麾兵薄城。燕主冯弘既忧外侮,复舍不得膝下宠儿,害得彷徨失措,昼夜不安。没奈何只好再派遣杨崏出城,限期送入侍子,求他退兵。
拓跋丕总算应允,许以一月为期,自率四万骑兵,及所掠人口,从容退去。转眼间限期已满,冯弘仍然未有践约,杨崏于是一再入劝,冯弘答道:“我终不忍出此,万一事急,不如东投高丽,再图后举。”
杨崏闻言,对道:“魏用全国兵力,来压我国,理无不克,高丽也是异族,始虽相亲,终必为变,不可不防!”
燕臣非无智虑。冯弘终不从,秘密派遣尚书阳伊,东往高丽,请发兵相迎。
阳伊未返,魏师又来,冯弘又向北魏进贡方物,愿送侍子入质。
魏主拓拔焘到了此时,却不肯应许了,魏平东将军娥清,安西将军古弼,奉魏主之命,率领精骑万人,杀入北燕境地,再檄平州刺史拓跋婴,调集辽西诸军,一齐会合,鼓行而进,攻陷白狼城,入捣燕都。
凑巧北燕的尚书阳伊,也乞得高丽兵将数万人,来迎燕主,进军屯守临川。
北燕的尚书令郭生,不欲东迁,骤然打开城门接纳魏兵。
魏兵怀疑他有诈,未敢径直闯入,郭生竟而勒令士兵攻打冯弘。
冯弘急忙去引领高丽之将葛卢、孟光入城,与郭生交锋。郭生中箭倒毙,余众奔散。
葛卢、孟光,乘势掠取武库,搬出甲胄刀械,颁发给高丽兵士。高丽兵士易去旧褐,焕然一新,且见城中人民殷实,索性任情打劫,彻夜不休。北燕人民何其无辜啊!
燕主冯弘遂被迫令人民东徙,纵火焚去宫阙,但携细软什物,出城启行。令后妃宫人被甲居中,阳伊率兵在外掩护,葛卢、孟光则是殿后,方轨并进,绵亘八十余里。
魏将古弼因高丽兵众,立营自固,作壁上观。至燕主冯弘东行,古弼正在举酒独酌,陶然忘情。
忽然由部将高苟子入报,请率骑兵追击燕人,古弼已含有醉意,拔刀斫案道:“谁敢打断老夫酒兴,如再多言,便即斩首!”
高苟子伸舌而退。古弼醉后就寝,翌日始醒,得闻燕主冯弘已经逃遁离去,始有悔意,于是率领士兵驰入龙城,据实奏报。不到数日,即有槛车到来,责备古弼拥兵纵寇,把他拘拿了去,并召还娥清,一律加罪,黜为门卒。另外派散骑常侍封拨,驰诣高丽,饬令他送冯弘进入魏都。
高丽王高琏不肯送冯弘,但回复书信送到魏都,谓当与冯弘俱奉王化。魏主拓跋焘恨他违抗命令,于是拟发兵进讨,还是乐平王拓跋丕上书规谏,方才罢议。
冯弘来到了高丽,由高琏遣人郊劳道:“龙城王冯君,远来敝郊,敢问士马劳苦否?”
冯弘且惭且愤,还要摆着皇帝架子,使人赍着诏书,谯让高琏,太不自量。
高琏未免动怒,不许入城,但令冯弘寓居平郭,嗣复徙往北丰。
冯弘侈然自大,政刑赏罚,独行独断,仍然与在龙城时相似,惹得高琏怒上加怒,竟而派遣发骑士,驰至北丰,夺去冯弘侍臣,并把他太子冯王仁,一并拘拿了去。令人一快。
这冯弘为了爱子娇妻,甘心弃国,此时仍然被弄到父子生离,哪得不悲愤交集?当下再遣密使,奉表刘宋朝廷,哀求援助,宋主于是遣吏王白驹等前往迎接冯弘,且饬令高琏给资物遣送。
高琏为此益加感到愤恨,索性差了两员大将,一是孙漱,一是高仇,带了数百兵士,赶到北丰杀死冯弘,并冯弘子孙十余人。慕容后如何下落,可惜史书中未详解。
北燕国自冯跋篡立,一传即亡。高琏阳谥冯弘为昭成皇帝,但说他因病暴亡,浼王白驹返回报告宋主。宋主刘义隆原不过是貌示怀柔,既而听闻冯弘病殁,也就罢休,不复追诘了。
魏主拓跋焘既灭北燕,于是进图北凉。北凉沮渠氏,世为匈奴左沮渠王,以官为姓。后凉主吕光,背秦自立,用那沮渠罗仇为尚书,后凉兴灭,出兵讨伐西秦,竟而致败绩。吕光归罪罗仇兄弟,将他处斩,罗仇从子蒙逊,起兵报怨,推太守段业为凉州牧,自为部将,击败后凉,擒住了吕光侄吕纯。段业遂自称凉王,用蒙逊为尚书左丞,历史上称为北凉。蒙逊功高权重,为段业所忌惮,出为西平太守,因而密约从兄男成,谋共除业。男成亦辅业有功,不从蒙逊计议,蒙逊先谮男成,令业赐男成自尽,然后托词纠集众人,为兄报仇。阴害从兄,为弑主计,仁义安在?遂攻入凉州,弑了段业,自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兼张掖公。
至后凉为后秦所灭,令南凉主秃发傉檀据守姑臧,蒙逊击走傉檀,即将姑臧夺来,作为国都,挈族迁居,加号河西王。
嗣又破灭西凉,得地更广。蒙逊灭西凉,曾经派遣使者通好江南,迭受册封,又遣子安周入侍北魏,北魏亦遣官授册。两头讨好,计亦甚狡。僭号至二十余年,免不得骄淫起来。西僧昙无谶自言能使鬼治病,且有秘术,为蒙逊所信重,尊为圣人,令诸女及子妇,皆往受教。恐他是肉身说法。
魏主拓跋焘独信道教,甚至导致嫉恨释家(佛家弟子)徒弟,听闻蒙逊礼事西僧,遂派遣尚书李顺,前往征僧人昙摩谶(昙无谶)。蒙逊抗命不遣,因此失魏主之欢。李顺屡至姑臧,蒙逊渐不为礼,甚至箕踞上坐,受书不拜。
李顺见状,正色道:“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周天子赐给他祭肉,命令说:异姓诸侯不用下拜。但桓公遵奉臣子的礼节,走下来拜受。现在你虽然功高勋厚,但不如小白那样尽力于朝廷,朝廷虽然对你十分敬崇,但并没有不拜之诏。今王不及齐桓,我朝又未尝谕王免拜,乃反骄蹇无礼,莫非轻视我朝不成!”
这一席话,说得蒙逊神色悚惶,方起拜受诏。
李顺辞行归魏,魏主拓跋焘问及北凉事,李顺答道:“沮渠蒙逊专威于黄河以西已有三十多年,经历许多艰难,现已粗知机变,又安定边地角落之人,边远的民众对他也颇为畏服,虽然不能传留给他的子孙,还是足以终了他这一代。他前年上表答应十月送昙无谶来朝廷,到了我前往迎接的时候,就改变了原来的主意。不忠不信,在这件事上表现得十分明显。礼如同人的车轿,敬是行为的根本。没有人无礼不敬而能够长久享受福禄的。依臣看来,蒙逊无礼不敬,死期将至,不出一两年,就当毙命了。”
魏主拓跋焘复问道:“易世以后,何时当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