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而召崔浩入宫问讯。崔浩面带惊惶,不敢详细回应问对。
魏主拓跋焘于是令左右之人牵崔浩使出,即命高允草诏,要诛杀崔浩及僚属僮吏,凡百二十八人,皆夷五族。
高允听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之命令,却持笔不下,魏主拓跋焘一再催促,高允搁笔奏请道:“崔浩若别有余衅,非臣所敢谏诤;但因直笔触犯,罪不至死,怎得灭族!”
北魏主拓跋焘听了,又发起怒,喝令左右之人将高允拿下。太子拓跋晃更为哀求,北魏主拓跋焘乃霁颜道:“非允敢谏,更要致死数千人了。”太子拓跋晃与高允,拜谢而退。
太平真君十一年六月初十日(450年7月5日),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下诏诛杀崔浩。
崔浩被关在囚车里,由士卒押送到平城南郊,押送的几十名士兵在他的头上撒尿。崔浩无法忍受,“呼声嗷嗷”,在路上行走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史称“自宰司之被戮,未有如浩者”。同时,“秘书郎吏及长历生”数百人也被定罪杀死;而清河崔氏同族无论远近,包括其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被连坐灭族,史称“国史之狱”。
余止戮身,不及妻孥。还是一场冤狱。果然,寇谦之预言应验了。
他日,太子拓跋晃责骂高允道:“我欲为卿脱死,卿终不从,致触上怒,事后追思,尚觉心悸。”
高允答道:“史所以记善恶,垂戒今古。崔浩非无他罪,但作史一事,未违大礼,不应加诛,臣与浩同事,浩既诛死,臣何敢独生!蒙殿下替臣救解,恩同再造,不过违心苟免,非臣初愿,臣今独存,尚有愧死友哩!”
太子拓跋晃闻言,不禁感到动容,称叹不已。此语也为北魏主拓跋焘所闻,也有心生悔意。这个时候,尚书李孝伯病笃,但是当时却是讹传已死,北魏主拓跋焘听说后,呜咽道:“李尚书可惜!”
半晌,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又改言道:“朕几失词,崔司徒可惜!李尚书可哀!”
嗣而听闻李孝伯病愈,遂令他入代崔浩之职,每遇有事与其商议,仿佛如崔浩在世时,这且毋庸细表。
惟北魏太子拓跋晃明慧强识,仁爱宽和,深明佛法。
当初,太子拓跋晃代替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监管国政,曾经下令命有关官员督促京郊内的民众,使没有牛的家庭以人力牛力相交换,垦田锄地。有牛的家庭给无牛家庭一人种田二十二亩,无牛家庭以耘锄七亩为报偿,以此为等级,至于给小孩、老人无牛的家庭种田七亩,小孩、老人以锄田二亩为报偿。都以五个人的下贫家庭为标准。各自列出家庭人数,所督促耕种的面积,明确地设立账簿项目。所耕种的人在地头标出姓名,以明辨播种养殖的功效。又禁止饮酒、杂戏、弃农经商的人。垦田数额大为增加。
太子拓跋晃为政精明,洞察细微。中常侍宗爱却是个性格阴险暴躁的人,有很多违法行为,因此,太子拓跋晃很讨厌他。
因给事中仇尼道盛、侍郎任平城很受太子拓跋晃的宠信,都掌握不少权力,并且都跟宗爱这个宦官不能和睦相处。
宦官宗爱恐怕自己会被仇尼道盛等检举揭发,于是罗织罪名向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控告他们二人有罪,北魏太武帝拓跋焘非常气愤,下令将仇尼道盛等人绑到街市上斩首示众。
宦官宗爱遂谗言离间东宫,先将仇尼道盛,指为首恶,次及东宫官属十数人。魏主拓跋焘竟而将他们一体处斩,害得太子拓跋晃日夕惊惶,而导致成了心疾,没多久就去世了。太是吓不起了。
既而魏主拓跋焘得知太子拓跋晃本就无罪,为此很是感到悲悼,于是追谥拓跋晃为景穆太子,封太子拓跋晃的儿子拓跋浚为高阳王。嗣而又以皇孙世嫡,不当就藩,于是复收回成命。
拓跋浚时年十二岁,聪颖过人,北魏主拓跋焘为此格外钟爱,经常令其陪侍身侧。那个宦官宗爱见魏主拓跋焘经常懊悔,而且晚年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又容易发怒杀人。自恐自己会得罪皇上,被魏主拓跋焘所杀,倒不如先下手为强,杀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保全自己,于是他想了一个计划,做出弑逆的大事来了。
一年易过,苦难下手。
正平二年二月初五(452年3月11日),魏主拓跋焘因饮酒致醉,独卧在永安宫中。
宦官宗爱伺其空闲时机进去永安宫,不知他如何动手,竟而令这英武果毅的魏主拓跋焘,死得不明不白,眼出舌伸。(这种死状估计就是活活掐死的)也是杀人过多的报应。
经过了好多时,始有侍臣入视,看见魏主拓跋焘这般惨状,骇极欲奔,狂呼而出,那时宦官宗爱早就已经溜出外面,佯作惊愕情状,即与尚书左仆射兰延、侍中和疋、薛提等人,商量后事,暂不发丧。
当下审择嗣君,互生异议。和疋以皇孙尚幼,欲立长君,薛提独援据经义,决拟立孙。
彼此辩论一番,尚未定议,和疋竟召入东平王翰,置诸别室,将与群臣会议,立为嗣君。宦官宗爱独密迎南安王余,自便门入禁中,引至柩前嗣位。这东平王拓跋翰及南安王拓跋余。统是魏主拓跋焘之子,太子拓跋晃之弟,拓跋翰排行第三,拓跋余排行第六。宦官宗爱曾经谮告逼死东宫太子拓跋晃,听着薛提立其孙的议论,原是反对,但与拓跋翰亦夙存芥蒂,不愿推立,因而即矫传赫连皇后的命令,(北魏立赫连后),召入兰延、和疋、薛提三人,待他联翩入宫。
兰延等人觉得宗爱的地位低贱,所以他们没有怀疑有诈,全都跟随宗爱的使者进宫,而宦官宗爱事先安排了三十名宦官手持武器在宫中埋伏起来。等兰延等人一入宫,那些宦官各持刀械,一拥而上,吓得三人浑身发颤,眼睁睁的被他们捆缚住,霎时间血溅颈中,头颅落地。
东平王拓跋翰居别室中,还痴望群臣来迎,好去做那嗣位的皇帝,不意室门一响,闯入了许多阉人,执刀乱斫,半声狂叫,一命呜呼!真是冤枉啊。
宗爱即而奉拓跋余即位,宣召群臣入宫谒见,一班贪生怕死的北魏之臣,哪个还敢抗议;不得已向拓跋余下拜,俯首呼嵩。
随即照例大赦,改元永平,尊赫连氏为皇太后,追谥魏主拓跋焘为太武皇帝,授宗爱为大司马大将军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领中秘书,封冯翊王。备述宗爱官职,所以见拓跋余之不子。
拓跋余因越次继立,恐众人心尚未服,特发库中财帛,遍赐群臣。不到旬月,库藏告罄。偏偏是南方兵甲,蓦地来侵,几乎束手无策,还亏得河南一带,边将固守,胜负参半,才将南军击退。
原来宋主刘义隆,听闻魏主拓跋焘已殂,又欲北伐,可巧魏降将鲁轨之子鲁爽,及弟鲁秀复来奔宋,奏称父鲁轨早思南归,积忧成病,即致身亡,臣鲁爽等谨承遗志,仍归祖国云云。
鲁轨乃是先投奔的后秦,后来战乱又而奔投到北魏国的。
宋主刘义隆大喜,立授鲁爽为司州刺史,鲁秀为颖州太守,与其商议北伐事宜。
鲁爽等人竭力怂恿,遂遣抚军将军萧思话,督率冀州刺史张永等,进攻碻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