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朝听着刘元的比喻半天说不出话,只是定定地看着刘元,&ldo;你这样说话其实不太好!&rdo;
&ldo;将心比心,你自己想想我说得哪里不对。&rdo;刘元直问武朝,别揪着她那比喻,那还是指的她自己,难道她想把自己真变成老鼠屎?
&ldo;汉王的意思呢?&rdo;武朝闭嘴,论起嘴皮子利落来,难有人出刘元左右。
&ldo;我能说阿爹点醒了我?&rdo;临返齐地前,刘邦特意在她耳朵说了一番话,刘元自然是听进去了的,刘邦说,若是刘元觉得韩信可信便将她手里的兵马都给了刘邦,若是觉得韩信不可信,刘元不妨杀了韩信,永绝后患。
刘元当时听得的心情该怎么说呢,她这亲爹还真是不是吃素的,事情僵持到这一步了,不可能让刘元和韩信一直都这样避而不见,也不可能让韩信一个他委以重任的天下兵马大将军调不动刘元手里的兵马。
之前刘元忙着与项羽对抗,刘邦也不便与刘元传信,大家装着糊涂且当这件事不存在。
刘元这不是已经去见了刘邦了,身为汉王的刘邦,难道不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该做。
天下兵马大将军若只是一个虚衔,刘邦就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没想到有那么一天,刘元竟然还得听渣爹的话做一个选择,无论是信与不信韩信,刘邦竟然将权利完全交到了刘元手里,由刘元决定。
想想刘邦大气地将手里的兵马交到韩信的手里,由韩信统领他的所有兵马,刘元就得说,大气如刘邦,她还真不能一味就记着刘邦的不是,而忘记了人家怎么说也是汉高祖,大汉的开国皇帝,身边一群能人愿意追随着他,他要是一般的人,谁愿意糊里糊涂地跟着他。
临大事前,看看刘邦是怎么样的,这不就是最好的证明。脑子清醒啊!
&ldo;不是你想明白?&rdo;武朝听说竟然还是刘邦提出来了,不确定地问了刘元,刘元把功劳都算到亲爹身上了是吧,这是不是骗人的吧?骗人的吧?
刘元瞥了武朝一眼,&ldo;武先生你要这样的说的话,将来我会把这话告诉阿爹的。&ldo;
惊觉失言,武朝打着哈哈道:&ldo;我说什么了,我有说什么吗?我什么都没说。&rdo;
打死也不能承认自己竟然信不过自己的主公。
&ldo;怎么说也是让你愿意追随的人,要是全无本事你会选择追他?&rdo;刘元鄙视武朝口改得这般的快,但还是没有再继续说些什么,反倒说起了刘邦的好话来。
武朝扫了刘元一眼,&ldo;可是现在你知道所谓的齐地之乱与韩信有关,你后悔把兵马交给韩信了吗?&rdo;
&ldo;不后悔,怎么会后悔。你都把乱的话放出去了,怎么着也该让燕王进来瞧一瞧,若是燕王做的,他一定会闹事的人都给杀了,反之就不会。你不是拿不准是不是他吩咐的,那就这么试一试吧。&rdo;
刘元脑子转得飞快,这不已经就武朝布下的局再次把话丢出来,武朝一听瞥了刘元一眼。
&ldo;韩信不可能看不出来。&rdo;武朝觉得刘元用这计有点不太好,太明显了,一眼都看出来是刘元用计了。
&ldo;看出来又如何,我们是造假还是怎么样?我都说了兵马尽交于他手,请他来看看所谓的齐地乱起是什么原因不是理所当然的?我们需要不好意思?&rdo;刘元说出这话来,武朝已经不想再说了。
&ldo;都听你的,都听你的。&rdo;用计用得像刘元这样光明正大的,世上也没有几个人了。
&ldo;先写一份文书送到韩信的大帐中。&rdo;刘元没有忘记正事,从袖里抽出刘邦给她的三份空白文书,直接拉了一份递到武朝手里。
武朝本来莫名奇妙的,接过一看竟然是一张空白的锦帛,上面只有刘邦的的印章,瞪大了眼睛看向刘元。
&ldo;文书的内容就写上齐地与常山的兵马尽归于大将军统领,就算是我也得听大将军的调遣。&rdo;刘元将内容与武朝说明白了,武朝将锦帛握在手里,&ldo;这样的东西你还有几份?&rdo;
&ldo;先生何意?&rdo;刘元瞧了武朝一眼的问,武朝道:&ldo;汉王可真是大胆啊。&rdo;
不,是他们父女的胆子都一样的大,看看刘元几次三番做的事,还有刘邦直接将盖了他印章代表他这个汉王空白文书都给了刘元,这要是刘元不小心掉了一份,呵呵……
&ldo;先生快去办吧,顺便将齐地的情况也告诉燕王,让他领兵进入齐地,我回去歇会儿。&rdo;这么十几天快马加鞭的赶回来,刘元确实累得要命,必须要找个地方歇会。
&ldo;写好了即送到燕王手里。&rdo;刘元回头特意叮嘱一句,武朝应了一声。
刘元是终于可以回去睡一个好觉了,倒头就躺下。
刘元是整整睡了两天才醒来,她人才刚醒,武朝就寻来了,&ldo;韩信已经领兵前来说要助小娘子平定叛乱,明日就该到了。&rdo;
&ldo;甚好!&rdo;兵贵神速,刘元让武朝写好的文书送过去,韩信是用最快的速度赶来,这不明天就到了。
&ldo;你与我说说,你是信韩信还是不信的?&rdo;武朝问出这一名,引得刘元哭笑不得地道:&ldo;无所谓信与不信,但总要彼此给彼此一个机会啊,我就是想看看韩信大将军,心里究竟存了什么。&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