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盐利还有兴建书阁与学宫的事,刘元大意和吕雉提了提,吕雉得知刘元已经和刘盈提过了,而刘盈的意思是全按刘元的意思来办,吕雉道:&ldo;此事你打算如何开展?&rdo;
刘元想了想道:&ldo;先将盐田都开辟出来,将平价盐推行至整个大汉了,再提盐以官营一事最妥当。到那个时候最盼着官营的就是贵族们,趁机再拉拢一些人最好。&rdo;
贵族的人要防也要用,刘元向来都是如此,现在自然还是要继续的。
对此吕雉问道:&ldo;你想派谁去办此事?&rdo;
&ldo;尤廷尉曾与我毛遂自荐。&rdo;刘元对这个人选虽然有些迟疑,但现在也是最好人选。
&ldo;便让他去,他有野心,不管多难的事,为了他的野心,他一定会想尽办法的做好,故而不妨让他去。&rdo;吕雉想的与刘元总是有些差别,比如对于用人,只要可以利于朝廷,利于己,吕雉并不觉得一个毛遂自荐的人有什么不应该去用。
刘元轻轻一叹,&ldo;以一个廷尉去帮我开盐?&rdo;
&ldo;想来只要能将这件事做成,他做不做这个廷尉他也不会在意。&rdo;不管当什么官,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罢了,尤钧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他不在乎一个名声,只在乎最后的结果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显然吕雉和琼容的想法是一样的,她们都认定了尤钧为了施展自己的抱负会不择手段,而这恰恰可以利用。
&ldo;好。&rdo;既然他们都觉得这个人合适,刘元有再多的思量还是放置下,实在不行到时候她再去收拾残局也未无不可。
各境中的守卫都是忠于大汉的守将,找个什么样的人一起去能说动那些将士,又能护着尤钧。
只有勇不成,还得有谋,还要善变。最终刘元脑子里只有一个人,武朝!
武朝与尤钧是师兄弟,就武朝对尤钧的态度定会拼死相救,而武朝与所有的武将都有交情,开辟盐田的事武朝也能分得轻重,定然最乐意帮忙把事情办妥。
&ldo;若是让尤钧前去处理盐田的事,最好的守卫将士非武朝先生莫属。&rdo;刘元想好了人选,吕雉道:&ldo;丽和侯能同意?&rdo;
&ldo;为何不同意?&rdo;刘元反问,吕雉意味深长地道:&ldo;你不知丽和侯与尤廷尉两看两相厌?&rdo;
再是装得热切,可是依然气场不对,两人只要一照面,但凡长了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他们不乐意见到彼此的样子。
刘元听着笑出声来,&ldo;阿娘也瞧出来了。可是你知道吗?武先生从来都看不出来,每回看到武先生招呼尤廷尉和琼先生的时候,两人看着武先生的眼神却难得的一致,然而作为局中人却一直都以为他们的感情好。&rdo;
吕雉道:&ldo;夹在尤廷尉和丽和侯之间,要不是成建侯如此的性子,早就撑不住。&rdo;
&ldo;然也然也。&rdo;刘元十分的认同吕雉这一说,像尤钧和琼容都是精明得容不下同样精明算计的人做朋友的人,定然不可能坐在一起。
偏偏从始至终武朝都不觉得自己的媳妇和师兄有什么看对方不顺眼的,每次回来都要拉着人在一起,也不知尤钧与琼容各是什么样的心思,会不会想要将人打死或是打残?
不不不,应该不会起了动手的念头,毕竟武力值来说,他们两个加在一起也是比不上一个武朝的,把武朝打残绝无可能,琼容要是动手只会把人毒得不能动弹,尤钧的话,只会借刀杀人。
说来说去,有武力值的人,要是想对他动手还是要费点脑子,就比如琼容和尤钧,哪怕他们在心里没少骂武朝蠢,可是却也容不得旁人在他们的面前说武朝蠢。
那种心情,刘元想了想大抵也能对上她对刘肥吧。
对于一个敢打了她的人,刘肥算是活得最好的,换了别的人早就死得连渣都没有了。
&ldo;此事盈儿既然觉得可行,丞相也同意,你想准备什么时候动手?&ldo;
询问起刘元的打算,刘元想了想道:&ldo;缓一缓,毕竟有些事不能急,我得先把书阁和学宫建起来,将一部份人的注意力吸引到长安,让他们把注意放在我的身上,也就顾不上我们派去的人。&rdo;
武朝必须从北境叫回来,其他的事,让武朝安排尽可以。
&ldo;好。&rdo;吕雉知道刘元并不着急,便也更不着急了,轻声应下一声,&ldo;你想做什么只管开口。&rdo;
吕雉已经第二次提起这句话,刘元认真地冲着吕雉点头道:&ldo;额,阿娘放心,我会做好的,大汉的江山成了盈儿的,我更会尽心尽力为盈儿守着,也为你守着。&rdo;
守着这样的江山就是护着他们的命,刘元分得一清二楚。
得了各方同意,刘元从萧何那里得文书,即让人建了起来,长安虽说比起多年前要繁荣多了,但是毕竟还是差得有些远,人少而地多,想要买几块地皮,建个书阁和学宫,刘元还有萧何帮忙,自然极快拿到了。
至于用钱用人,建造图是琼容画的,白池监工,刘元有钱,招收工人一向大方,故而在一个半月内便建好了书阁与学宫。
书阁还要比学宫早些日子,书自北境运回来了。也得多亏了张良,在张良到了云中之后,作为刘元的夫婿而坐镇北境,便只论张良的能力,也无人敢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