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有点出名字,目光直盯着吕泽,吕泽还会不知道她问的是谁?
知道,吕泽还能装作不知?
刘盈同样出声地问道:&ldo;周吕侯,你是吕家的家主,你是什么想法朕也想听一听,朕是不是非要立吕家女为后不可?&rdo;
太后出言,皇帝出言,皆是不善,步步紧逼,引得一个个都偷看了吕泽,想知道此刻的吕泽会作何反应。
吕泽从来没有觉得如此难堪,没想到吕释之和吕雉却让他置于如此境地。
&ldo;周吕侯?&rdo;吕雉等了半天都没能等到吕泽的回答,再一次唤起。
&ldo;不知陛下与太后属意何人?&rdo;吕泽终还是出声反问,吕家的面子能不能留着再也不是他说了算,而是吕雉与刘盈。
&ldo;陛下,太后,臣以为皇后一事关系重大,陛下与太后竟然不决,倒不如放一放,陛下还年轻,宫里的家人子中陛下可择之幸之。&rdo;没有人想到,提出这个意见的人会是陈平。
陈平啊,在张良辞官之后最叫刘邦器重的人,没想到眼看着吕家与吕雉和刘盈要撕起来了,却叫陈平和起稀泥了。
&ldo;这如何使得。&rdo;第一个表示反对的人是曹参,但是话音落下注意到刘盈与吕雉的目光。
&ldo;有何使不得?陛下立后为繁衍子嗣,掌管内宫,内宫诸事有太后打理一向没有差错,繁衍子嗣有什么人不能做?只要陛下幸之即可。瞧着诸位不太乐意皇后之位定下的,倒不如遂了诸位的愿,不立皇后就好。&rdo;
陈平说着还把事都推到人的头上了,好像一切都是朝中的臣子们想的,而吕雉和刘盈之所以会这样做都是遂他们所愿。
&ldo;此事,此事……&rdo;说来他们确实想看吕家的人和吕雉撕破脸皮,可是好像吕雉并不顾忌,显露的是对吕家的人无畏。
也是,没有了吕家还有一个刘元,吕家人虽然是吕雉的靠山不假,但是同样也是臣子,难道吕雉不是吕家的靠山?
但凡脑子还清醒的人都明白,吕雉和吕家本来互惠互利,吕雉离了吕家还有一个刘元,只要有刘元在,谁也别想动吕雉分毫,而吕家若是离了吕雉,没有吕雉护着会如何,他们果真想过?
&ldo;周吕侯,你以为如何?&rdo;早先吕雉就和吕泽说得很清楚,刘盈不想立后,不仅仅是不想立吕家女,而是任何一个,现在不过是做到一开始告诉他们的事实罢了。
吕泽再一次叫吕雉问起,最终抬起头道:&ldo;臣以为甚佳。&rdo;
是他们不知足,是他们以为自己可以掌控刘盈也掌控吕雉。但是谁人为君谁人为臣,他们的身份早就注定他们不可能与吕雉和刘盈硬碰硬。
&ldo;我也以为佳。&rdo;吕雉开口,竟然就认同了某人所谓的不立后的理论。
满朝无不诧异的,其实也是因为看着吕家与吕雉对峙,他们心里在想另一桩事,是不是因为吕雉和刘盈不愿意让吕家的权势再扩张,不愿意立吕家女为皇后,故而才会提出不立皇后的事来?
虽然看起来好像吕雉与刘盈在落吕家人的脸,不立吕家女为后干脆不立皇后,倒是给吕家留了脸面。
&ldo;那么此事就这样定下了。&rdo;刘盈得了众人都赞同,立刻出言拍板定下此事。
吕家与吕雉还有刘盈之间的关系有些诡异,让他们一时拿不准究竟是怎么回事,还是不要开口的好,反正他们也不想让自己的女儿进宫当皇后,他们爱立谁为后就立谁为后,不立也没什么,都与他们无关。
因而一个个都不作声,吕泽的脸色更是难看极了。
想到事情都是吕释之闹出来的,非他不信邪地要送人进宫,根本不管吕雉和刘盈的劝说,才会让吕家落得这般下场,却是咎由自取,与人无尤。
得知皇后一事算是定下,再也不会有人闹着闹着让刘盈立后,刘元侧过头道:&ldo;陛下虽然看起来什么事都不管,却是胸中有丘壑。&rdo;
&ldo;殿下教出来的人心里没有数?&rdo;笑笑地问着刘元。
刘元道:&ldo;有时候我也不知道他究竟学了多少。帝王之道,驭人之术,我知道的都告诉他了,有时候觉得他还是那个不愿意担事情的人,可是很多时候又觉得他心如明镜。吕家的权势过大,不能再由着吕家膨胀,阿娘都未完全意识到,他却早早地提醒了阿娘。&rdo;
&ldo;或许殿下应该说,陛下无心为帝。&rdo;张良道出最关键的原因,一个不想当皇帝的人,他不会急于表现自己,也不会认为自己非要表现不可。
但是有的时候他又想到自己作为一个皇帝,不能不去做一些事,如同面对关切其身,又对大汉关系重大的事,刘盈就出手了。
不立皇后,其实也没什么不好,让人明白皇后是不可能有人能当的,只有讨得刘盈和吕雉欢喜才能在宫中立足,也许能免去许多的争端。
刘元道:&ldo;留侯真是知我们盈儿啊!&rdo;
一声感慨听来让人无话可说,张良道:&ldo;只盼陛下能撑着。&rdo;
&ldo;陛下的身体有没有问题?&rdo;刘元沉吟了许久再一次问起。
张良一眼看了过去,,刘元如实而道:&ldo;若非拿不准项庆的为人,一早杀了他就没这许多的事,眼下容他活到现在,却不能让他一直地活着。&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