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乍然一听顿了半响,过了许久才道:&ldo;好。&rdo;
刚刚那一刻没有人知道刘邦在想什么,而刘邦的一个好字落下,立刻有人传达军令,刘元想请出战,刘邦却先一步回头冲着刘元道:&ldo;这一战你就别去了。&rdo;
&ldo;若是项将军逃出了重围,儿请以追击。&rdo;刘元单膝跪下作为一个将军的请求。
&ldo;项将军一世英雄,儿想送他最后一程。&rdo;项羽一定得死,既因其不甘居于人下,也因刘邦绝不可能会让项羽活着,成为第二个他。
刘元知道这个结果,但是她想去送项羽最后一程,至少那样英雄一世的人,刘元要保他一个全尸。
琼容知道刘元决定的事是不会改主意的,刘邦不让刘元去的原因是因为他是一个父亲,项羽的本事刘邦比刘元还要清楚,刘元还在项羽的手上吃过不少的亏,刘邦是不想再让刘元去面对项羽。
结果倒好,刘元不肯,她就是非得去,非去不可。
&ldo;你,你怎么就非得去?&rdo;刘邦三步并作两步地走到单膝跪下的刘元面前。
&ldo;因为项将军那样的人值得我去送他最后一程。&rdo;刘元十分肯定地回答,刘邦再一次地问道:&ldo;你莫不是想去取项羽的项上人头?&rdo;
&ldo;我打不过项将军。&rdo;刘元这怂认得不是一般的快,刘邦……
&ldo;那你还要去干嘛?&rdo;刘邦深深吸了一口气反问,刘元眨着眼睛地反问道:&ldo;打不过就不能去了?&rdo;
……&ldo;也不是这个意思,但是你既然打不过,那你去干嘛?&rdo;刘邦半天才憋出这一句,刘元真是要怀疑刘邦究竟有没有听她说话了。
&ldo;不是跟阿爹说了吗?我去送项将军最后一程。&rdo;说了送项羽最后一程就是最后一程,又不是要跟项羽再打一架。
其实一般人听着在两军最后决战的时候说要去送那一位最后一程,难道不是要去跟那人打一架,亲自取了那人的性命?
刘元真就是去送送,完全没有要上场的意思?
&ldo;既然小娘子想去,汉王不妨就让小娘子去吧。近身搏击小娘子不是项羽的对手,但若以远攻,小娘子的箭法天下无双。&rdo;小时候没箭的刘元都用弹珠来练,有了弓之后刘元是每天弓不离手,一手箭法比她腰中挂着的剑都要厉害。
&ldo;啊,这位是?&rdo;琼容一出声刘邦才注意到琼容,连忙问起这位是何人。
&ldo;琼容。&rdo;琼容不卑不亢地回答,刘邦当然听说过琼容的大名的,眼睛发亮地看向琼容,&ldo;竟是琼容先生,萧先生与元儿时常提起先生,不想闻名已久却是今日方才得见。&rdo;
&ldo;汉王客气了,琼容只是一个无名之辈罢了,当不得汉王如此礼遇。&rdo;琼容冷淡地朝着刘邦说话,这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倒是和萧何提起琼容特意点了琼容的性子不好对上了。
性子好不好是一回事,能帮上忙才是最重要的,萧何几次说起琼容是道她是个极善修渠引水屯田之人,萧何见过几次琼容出手亦是受益匪浅。
刘元这些年从来没有为粮草为难过,即因为她抢了不少楚军的粮草,也是因为后方有琼容在她行军打仗的时候发动所管的郡县不断的开荒屯田,田一多了,粮草也就多了。
&ldo;元儿蒙琼先生教导,这些年也多亏了琼先生留守后方,为大军供应粮草军需,先生大才也。&rdo;刘邦丝毫不因琼容的冷落而不喜,反而提起琼容做的那些事他都记着。
&ldo;如此阿爹不如给琼先生封个一官半职吧。&rdo;刘元非常顺势地提议,刘邦刚刚夸得人的功劳那么大,叫刘元冒出的提议却是闹傻了眼。
琼容要不是个女人论功行赏给琼容什么官都不为过。可是,这是个女人,这是个女人啊!
刘邦拿眼看了刘元不确定刘元是不是说错话了?刘元十分认真而真诚地道:&ldo;阿爹一向知人善用,有劳当赏有过当罚,因为是女子立了功就可以忽略不计?&rdo;
……想让刘元帮他解开这套子的,结果倒好,刘元还想把这件事定锤了。
&ldo;想来汉王是瞧不上我一个女流之辈的。&rdo;琼容神补刀的一问,眼神轻飘飘地从刘邦的身上扫过。
刘邦第一次叫人看得十分压抑,连连摆手道:&ldo;没有的事,没有的事。琼先生立下这样的大功,是得要好好想想,这,等战事结束再论可否?&rdo;
问得那叫一个小心翼翼,刘邦拿眼瞧着琼容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竟觉得琼容的眼神甚是吓人。
&ldo;汉王自有分寸,琼容不过做了自己想做的事罢了,不求有功于汉王,也就更谈不上要封要赏了。&rdo;琼容从不是好相与的人,她原本就没想过通过刘邦得到什么,她指望的人是刘元。
可是,刘元这样趁机为她从刘邦那里要东西,琼容岂有不配合的道理。由她来开端,来日刘元的路会走得更顺。
琼容的眼中透着一股坚定,打定了主意一定要让刘元立足天下,无人能够撼动。
&ldo;先生这是说的哪里话,有功于汉理当论功行赏,只是这官位暂时未定,一时不知该让先生居于何职的好,并非不认先生的功。&rdo;刘邦自己方才都说了琼容立下大功,有功不赏,临近决战在即,刘邦是想军心大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