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啊,先秦本也是个侯,后来称王,那都是艰辛不易的。
有了项羽之乱,再加上如今各诸侯的关系都乱得很,子婴就没想过再成为一个秦王,所谓的关内侯无论刘邦是真心还是假意,为了自己将来没有那么多的麻烦,子婴也绝不敢受。
&ldo;殿下虽不以为然,但是殿下的这份情意子婴永世难忘。&rdo;子婴还是再一次冲着刘元作揖,谢过刘元的恩情。
&ldo;你且当我是我看在秦始皇的份上,不忍他的后人因着一群他国的覆灭者而死,所以你不用记我的情。&rdo;刘元还是真是因为赢政才想救一救子婴。
至于从子婴手里当真得了这样一个大的宝藏,算是意外之喜吧。
&ldo;只是这么大的宝藏,殿下全都给陛下?&rdo;子婴还算是知道宝藏到底是有多大,但是刘元不曾想过据为巳有,也不曾想过自己偷偷的留下一点,子婴领了那么大一份恩情,那多少也得想着还着点吧。
&ldo;我要来做什么?这些宝藏于许多人看来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对我来说,那也不比这个天下太平,大汉的百姓安居乐业更叫人看着欢喜。&rdo;
&ldo;如果能倾尽这份宝藏换得天下太平,百姓和乐,那是有多值啊。&rdo;
刘元说得也真心实意,无论她一开始的初衷究竟是什么,这个时候的刘元心里更多的时候都会记着那些百姓,那些曾经为了刘元舍身忘死,愿意相信刘元的人。
&ldo;一个人过得好不算什么,能让所有人,让他们全都过得好,那才是一个人最大的追求。&rdo;刘元冲着子婴吐露这份希望,身负重担便只能迎难而上。
&ldo;这份宝藏你记住,这是你们秦王朝的宝藏,我虽是第一个随你到宝藏来的外人,但是你是要献给陛下的,在陛下不知之前,只有你一个知道。&rdo;刘元想来想去还是特意叮嘱了子婴一句,想让他把话牢牢地记下。
子婴张了张嘴,刘元道:&ldo;你也看到了,城门前发生的事就是最好的证明,如今天下想要我死的人可是多得很,一个不慎你也得跟我着一起陪葬。&rdo;
要说刚刚还是没拿着当回事,再听着刘元这一番话,子婴只能朝着刘元作一揖道:&ldo;是。&rdo;
刘元做事谨慎,越是谨慎于子婴其实更好,刘元不想再让子婴提起这件事,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他好。
这个天下间子婴也只以为只有刘元和他知道宝藏事,刘元既然已经无意再提这件事,往后想必也不会再提的,这对子婴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
&ldo;再谢殿下,此言一出,往后我绝不会再提。&rdo;子婴一看刘元又要再一次叮嘱他慎言,以后是没有机会了,但此礼还是要朝刘元行的。郑重朝着刘元作一揖,表示对刘元的感谢。。
&ldo;我收下了。&rdo;刘元点了点头如是说。心中若是真存感激的人也一定会知道怎么做才是对大家都好,不可否认刘元不提宝藏一事确实是为了大家都好,秘密之所以是秘密是因为出你之口入人之耳,不会再让第三个人知道。。
如萧何早就知道这个宝藏存在,但是萧何从来没有与刘元提过半句,若不是刘元想要,萧何全当了什么都不知道,这就是聪明人的做法。
第174章最好的靶子
&ldo;来人。&rdo;刘元都已经亲自带人来看过了宝藏确实是存在的,那么就应该派人去见刘邦了,把这里的事告诉刘元,让刘邦知道宝藏确有其事,接下来刘邦会做什么,刘元倒是清楚得很。
就算一开始刘邦是想将宝藏据为己有了,到了现在也再不会存着这样的心思。
说起这事,刘元也得感慨一句,世上的男人有时候还真不是一般的恐怖,为了所谓的江山真是什么都能做,也什么都愿意做。
想想刘邦听着大秦宝藏的第一反应便是将这个宝藏收为己有?是的啊。可是刘元将利害关系和刘邦分析之后,不管刘邦本来是什么想法,从刘元点破宝藏即可利己亦可利于天下,刘邦就只想怎么样利用这个宝藏安定这个天下。
&ldo;速速回去禀告父皇,宝藏确实在此。&rdo;刘元如此吩咐,立刻就有人应声快马赶回长安禀告了。
刘邦等着连动都舍不得动,这会儿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喜着连连鼓掌,而且冲着前来禀告的人连声地叫好,当然也得考虑,接下来他是要怎么样呢?
&ldo;来人,立刻传萧丞相留侯还有御史大夫进宫,就说朕有要事与他们相商,让他们赶紧进宫。&rdo;刘邦笑得嘴都合不拢啊,有了这么大的宝藏即可解他的燃眉之急,又可以让大汉喘一口气,如此好事怎么能让他不喜。
萧何和张良以及曹参收到消息,虽然不解刘邦还能有什么要事相商,收到传诏还是立刻进宫,看到彼此皆是一顿,但一想既然是有要事,也不可能只传他们之间的一个而已,让他们一道进宫来商量,这才是刘邦。
&ldo;陛下。&rdo;门口碰上只以眼神交流了一番,多的一句都不曾说话。
急急进入宫中,见着刘邦作一揖,然后就等着刘邦发话了。
&ldo;先秦王子婴,昨日与朕奉上了先秦数代积攒下来的宝藏。&rdo;
刘邦立刻迫不及待地告诉萧何他们这个天大的好消息,三人一听脸上满是震惊,&ldo;陛下证实了?&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