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吕雉是同意还是不同意,都不可能改变刘邦的想法。
刘邦想要去亲眼看一看他的江山,因而决定出巡,这件事早就已经定下的,刘元上奏诸事刘邦都同意了,随后即发诏给刘元,让她一切都看着办。
看着办的意思就是都由刘元说了算,刘元对此表示,好吧,给她那么大的权利她要是不做绝不是她的风格。
对于诏书中提起刘邦即将出巡,出巡就出巡吧,反正不管是出或不出,刘邦都不是个安分的主儿。
虽说刘元觉得裂土分王这事于一国安定并不是好事,不过刘元的封地之内的所有事情都交给刘元做主,刘元还跟旁的诸王不同,诸王国的相国还是朝廷指派的,刘元是凡事都自己说了算。
刘元对此只能感慨说,刘邦哪怕再渣,在大事上一点都不糊涂,至少他明白刘元到现在为止是可信的,至于将来刘邦会不会相信刘元,那就是以后的事了,刘元自己都不敢保证。
&ldo;殿下,都查清楚了,不仅是里长、乡长,就是他们的县令都有勾结。他们联手将县内长得不错的小娘子都捉了来就是想送给贵族。&rdo;刘元让人拿下一郡的亭长、里长、乡长,细细一查事情果然没有那么简单。
孟非主查此事,一查下来也十分惊心,刘元伸手接过孟非让人登记上来的内容,越看脸色越是不好。
&ldo;贵族。没说是哪一家?&rdo;刘元看完却也发现似乎有什么不对,怎么会没有贵族何人?
孟非抬起头看了刘元,刘元皱起眉头道:&ldo;有什么话直说。&rdo;
&ldo;是甘氏。&rdo;孟非提起甘氏二字,刘元立刻明白了,&ldo;这是秦时就存在的贵族。&rdo;
&ldo;秦虽然亡了,但是从前那些贵族的根基并没有受损,而且这甘氏在秦地一直颇有名望,几乎所有的贵族都唯甘氏马首是瞻。&rdo;孟非既然都说出了甘氏,这里本是秦国最早的根基,里面的人孟非自然也要查个一清二楚的。
&ldo;关侯何在?&rdo;刘元听出来孟非的意思了,反而让人去打听子婴在哪儿。
&ldo;我来封地的日子也不短了,倒是还没有见过这些贵族呢。&rdo;刘元突然想起说来,孟非道:&ldo;依着规矩他们早该来拜见殿下才是。&rdo;
刘元笑出声来,&ldo;别说他们了,我这封地里的官你见着有谁来了?&rdo;
……一个都没有,先前刘元是作为和亲而来的云中,和亲之事作罢,匈奴被刘元搅得天翻地覆,随后刘元直接留下。
因着刘元这处封地是刘邦早就已经昭告了天下的,虽然说先前可能有人等着刘元嫁到匈奴,这里的封地怕是要重新的等着新的一位王出现,没想到刘元能把匈奴的冒顿单于杀了,刘元嫁不到匈奴,她的封地依然还是她的。
孟非嘴角抽抽,位同诸王的公主,这难道是随口说说而已?
刘元啊,她现在是什么样的身份百姓们不懂,贵族们却是一清二楚的很,到了今日贵族没有来拜见刘元的意思,就连刘元封地里的官也没有一个想来拜见刘元,这就极不对劲。
&ldo;先前想着我也没有空搭理他们,往各郡去了一趟,我们去的时候也没见着县令来迎,以他们消息之灵通,我都杀了人了,他们还纹丝不动,正常吗?&rdo;
刘元这些问题早就存在心里,一直没有说出来不代表刘元什么都没想到。
&ldo;关侯是赢氏子弟,更是昔日的秦王。&rdo;孟非明白了刘元为什么刚刚会说让子婴前来,敢情是打着这样的主意?
摇了摇头,刘元道:&ldo;落毛的凤凰不如鸡。就算是真正的秦王他们都未必会当一回事,一个连自己皇位都保不住,还成了一个毫无实权的关侯,他们更不会放在眼里。&rdo;
孟非还以为刘元寻起子婴是想利用子婴作什么事,现在看起来并不是?
&ldo;关侯那里有贵族来访吗?&rdo;刘元回头问了一心,她回来了一心和韩驹也回来了,刘元即问起一心。
&ldo;没有。门可罗雀。&rdo;一心觉得刘元这里都没人来访了,立刻特意让人去打听了子婴这位关侯,子婴那里的情况和刘元一般,一心那一颗心也就放下了。
笑了笑,刘元道:&ldo;看样子是都不把我们放在眼里,那敢情好,我与关侯合计合计,非让他们求着我们不可。&rdo;
&ldo;殿下是想让谁求着?&rdo;说来这人果然就来了,子婴与刘元作一揖。
&ldo;我这封地里的贵族,还有那些当官的。&rdo;刘元也不怕与子婴说实话,子婴听着嘴角止不住地抽抽,&ldo;殿下这是认真的?&rdo;
&ldo;那还能有假,怎么说这里也是我的封地,都没人拿我当回事,那我这个公主不就是个摆设?&rdo;刘元一点都不想当摆设,想要当摆设她直接在长安就好,何必跑到云中这样危险的地方来。
子婴轻轻一叹道:&ldo;这些人都是抱成团的。按理来说他们都是谨慎的人,不应该这样对待殿下。&rdo;
不该却还是这样做了,刘元笑着摇了摇头,&ldo;谁知道他们啊。总而言之我这始元公主府的牌匾都挂起来不少日子了,都知道云中由我说了算,却没有一个人来见我,我要是放任不管,往后我还能在云中呆下去?&rdo;
凡事总有利弊的,刘元想把封地弄成一个铁桶,必须就得让上上下下的人哪怕心不向着她也得老老实实的不给刘元惹麻烦,他们要是敢惹麻烦,刘元也就只好手下无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