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并不是只有张良一个人,正好武朝也来了,听到项庆的话,武朝问道:&ldo;知道得还挺多的。&rdo;
却是不以为然,而张良更是提醒地道:&ldo;我不问你的事,你最好什么都别说。&rdo;
换而言之对于项庆想拿他知道的那些事与张良换取什么,张良拒绝接受的。
&ldo;你所认为自己看到的未来,还不知道是真是假,听了你的话,反而让自己活在恐慌中,你说是谁损失得比较多?&rdo;武朝好像为张良解释一般,听在项庆的耳朵里,项庆都傻了。
&ldo;还是告诉我,你所知道的医理吧。&rdo;比起项庆所倚仗的未来,张良更好奇项庆的医术,项庆没想到还会有人不在意未来,只想从他的嘴里问到所谓的医理。
一度项庆都怀疑究竟是自己不正常,还是他遇上的人不正常,可是他想活,想要活下去,他就只能不断按照张良说的那样,不断地说出张良想知道的一切。
&ldo;留侯。&rdo;周勃叫刘元带着走到关押项庆的地方,看到项庆叫人绑着,剩下一只手和两条腿看起来都十分无力,很是诧异的,再见到张良竟然也在,自然更是奇怪了。
&ldo;周将军。&rdo;看到周勃前来,张良同样十分诧异。
&ldo;周将军前来是奉父皇的诏令,带人回长安。&rdo;刘元与张良说明周勃此来的原因,张良眼中一闪而过精光,不过很快消失不见,他与刘元轻声地询问道:&ldo;马上就要回长安?&rdo;
刘元听着张良问的是她而不是周勃,心知张良有旁的打算。
&ldo;周将军不介意留宿一夜吧,明日再起程?此人手脚虽断,不过他的本事非同小可,断了手也许都能接回去,为了安全起来,还是为他专门打造一辆囚车的好,否则我怕周将军没办法把人运回去。&rdo;刘元也是直言不讳的,郑重的语气叫周勃更觉得诧异。
刘元从来没有对哪一个人如此郑重过,哪怕项庆断了手脚,武功还废了刘元都不敢松懈,周勃也是了解刘元的本事的,故而难掩诧异。
&ldo;此人两次劫走盈儿,我虽断了他一条胳膊,但是他还是凭一只手与武先生打得不相上下,你千万别小看了他。&rdo;
刘元知道周勃不相信,因而刘元心中更是坚定要将人好好的送回到长安才行,她不能给自己惹麻烦。
&ldo;周将军,你要押人回去,父皇的诏令我不敢不从,但是此人的本事非同小可,我也不敢怠慢,故而你押人可以,我也得另外派人随你一道回去,这个人,绝对不能让他逃走了。&rdo;刘元就算觉得项庆是个小人,不再视之为大敌,但是项庆带给刘元的危机感,刘元忘不掉。
听到刘元的话,看着刘元的神情十分凝重,思来想去,周勃还是只能与刘元服了句软,&ldo;一切都按殿下的意思。&rdo;
&ldo;好。&rdo;刘元得了周勃松口便请人出去,让人安排周勃好好地休息。
张良与刘元开门见山地直道:&ldo;必是戚触龙与陛下提起了项庆在殿下手里。&rdo;
&ldo;只怕不仅如此,能让父皇心急地派人把人押回长安,显然在父皇的心里,此人非同小可。&rdo;一般的人死或活的刘邦绝对不会在意。
&ldo;难道戚触龙也知道项庆知道未来的事?&rdo;张良顺着可能而猜测,刘元轻声地道:&ldo;也许。&rdo;
只有这个可能才会引起刘邦对项庆的好奇,张良皱起了眉头,说道:&ldo;那也就是说,陛下的密诏外汇一事,定是戚触龙所为。&rdo;
本来对于此事他们都只是有一个猜想,因为没有证据,他们也不会乱说话,眼下看来,还真是戚触龙干的。
&ldo;戚触龙想用一个项庆来救自己,却不知只会让自己死得更快。&rdo;刘邦就算再怎么狠也没想要刘元死,会舍弃刘盈只是因为大汉的天下。
戚触龙不仅想要刘盈死,也想要刘元死,更甚是让大汉的将士,百姓都死,要毁刘氏的江山,要说一开始对戚触龙临阵逃脱心生不满,如今更是恨不得戚触龙死。
张良想了想,&ldo;陛下必是分得出轻重的。&rdo;
怎么可能会分不到轻重呢,都是为了大汉的江山,于刘邦而言,他应该知道怎么样做才是对大汉江山好。
&ldo;只是此人知晓未来而落入陛下的手中,祸福难料啊。&rdo;这样的一份担心,张良如实地告诉刘元,刘元道:&ldo;只要证明这个人说的话是假的可以了。&rdo;
局啊,想破就有办法破的,刘元话音一落下,张良没能忍住笑出声来,与刘元轻声地道:&ldo;我很欢喜看到殿下如此运筹帷幄的模样。&rdo;
这样的让刘元才是他一直认识的刘元,项庆带给刘元的压迫感,其实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刘元只是想到了项庆也是一个知晓未来的人,那样的一个人于刘元的压力是巨大的。刘元其实一直都怕对付不了项庆。
可是后来看到项庆那样的无耻,刘元意识到自己拿项庆当回事了,他虽然本事不小,可是他只会用小人的手段,与刘元一比,他是拿什么跟刘元比?
刘元有今天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先知,而是因为那么多年她脚踏实地为民做事,所以才能得民心,也能得了许多将士的心。
就算项庆会借势又如何,那样的一个人,没有了可以借势的人,他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