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宗大喜,回道:
“寡人久闻梁山泊上,有一百零八个好汉,上应天上星宿,皆是英雄勇猛之人。
今日既已归降,到了东京汴梁。明日,寡人便带上文武百官,登上那宣德楼。你去教那宋江一干人等,俱按照临敌上阵时一样,披挂戎装甲胄,不得带大队人马,只领着三五百马步军进城。
他们自东往西,寡人要亲自观看。也教汴京的军民,都知道如此英雄豪杰,也已经归降朝廷。
然后,再令梁山人马卸其衣甲,除去军器,都换上寡人所赐的锦袍,从东华门而入,在文德殿朝见。”
这徽宗将梁山招安,当成了自己的功绩,还要在这汴京城中大肆宣扬一番。
那御驾指挥使,得了徽宗的旨意,立马赶出京师,直至梁山行营寨前,唤了彭毅诚及一众头领出来,口头传了圣旨。
彭毅诚听了这种旨意,感觉这徽宗皇帝对待国事,当中便如同儿戏一般。
梁山如今整整十数万精兵强将,就停在京都汴梁附近,等待朝廷招抚安排。
他这一国之君,不先想法招揽军心,将这股军马彻底收服,用来南征北讨,安定江山社稷。
却让这梁山一众头领,如同戏班一般,穿行于闹市之间,给他巡阅取乐。
也就是彭毅诚没有杀他的心思。
不然只需叫人暗藏强弓,教那小李广花荣一班,箭术高超的头领,乘机射杀了他,也不是难事。
只是梁山毕竟不是久留之地,为谋一块自己的领地,彭毅诚现在却也只得忍耐,和这徽宗虚与委蛇。
次日清晨,彭毅诚传令众头领,唤来“铁面孔目”裴宣,从转化过的枪兵中,选出七尺高的,凑齐了三百步军。
又唤来呼延灼,挑出两百名华夏重骑兵,聚齐了二百马军。
等人齐了,彭毅诚便领着一百多头领,带了五百军士,一路朝汴京城内赶去。
队伍前面,依然扛着“保国”,“护民”二面大旗。
这些转化过的军士,皆都被战略模板,塑造成了百战精兵,便是那些闻名史册的“细柳营”“玄甲军”“陷阵营”“虎豹骑”等强军,也比不了这些军士。
如今,他们都披挂整齐、带好兵刃,行在大路上,当真是“如林如山、如风如火”,军威之盛,几能撼天动地。
至于走在队伍中的梁山一众头领,也都穿戴着金甲银盔、戎装袍甲,各自都有一番英雄豪杰的气度。
梁山一众人马,从汴梁东郭门而入。
那东京的百姓军民,哪里见过如此军容。
纷纷扶老挈幼,一路追看,如同看到天兵天将一般。
彭毅诚本来还想着,进城之后,能带着直播间里的观众,观赏一下这北宋汴京城里的景象。
但这道路两边,却被人堵得水泄不通,哪里能看到什么东西。
只能骑在“照夜玉狮子”上,提着一对八面棱金锤,给东京城里的大媳妇、小姑娘们,摆摆POSS、装装·逼,聊以解乏罢了。
那边徽宗已带着百官登上了宣德楼。
一众人等,站在那楼顶观看。
看见梁山一众头领,个个英武挺立、威武不凡。
后面的500军马,尽皆军容整肃、煞气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