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就是普通的风筝样式?
井明时轻嗤一声,嫌弃之意溢于言表,她打量了汤宝儿两眼,回过头去看台子了。
汤宝儿摸了摸鼻子,小小地哼了一声,没在意她的态度。
去投壶的人还挺多的,大多以十五六岁到二十岁左右的青少年为主,像井明玉、井明真这种十岁左右的小少年,几乎是很难取胜。
“二哥哥,这个怎么玩呀?”汤宝儿看向一旁的汤连策,声音脆脆的:“我都看不明白。”
汤连策耐心解释道:“每人八支箭,分别投入壶中,投入则计分,你看到壶口旁边的耳口了吗?那也可以投,每个口的分数不同,八支箭投完,分高者胜。”
汤宝儿听得迷迷瞪瞪的,似懂非懂。
她左边挨着井明真,右边是汤连策,右后便是香杏,其余人在哪里,她便看不见了,只知道周围围着井家和汤家的仆从,安全得很。
大家好像很喜欢投壶,每次有人投进了,围观的人们便会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其中还夹杂着阵阵欢呼。
汤宝儿最开始还会被吓一跳,后面便习以为常了。只是她不太理解,大家认识投壶者吗?若不认识,为何为其欢呼鼓掌?
看了好一会儿,汤宝儿忍不住打了第九个哈欠,周围人的欢呼鼓掌,也被她强烈的困意忽视了。
香杏往前探了探身子,看她反应如此,便低声问:“姑娘要不要去眯一会儿?”
汤宝儿本想拒绝,想再坚持一会儿的,无奈第十个哈欠已经逼来,她用力憋下,点了点小脑袋。
于是香杏牵着她走出了人群。
“怎么了?”一直留意着汤宝儿的福叔带着家奴走了过来,他弯腰看着揉着眼睛的小姑娘,语调徐徐:“宝姑娘可是有哪里不适?”
汤宝儿摇摇头,还来不及开口,香杏便替她说了:“姑娘困了,得寻处地方眯一会儿。”
投壶台子不远处的凉亭里,汤宝儿枕着香杏的腿呼呼大睡。人们热烈的欢呼和鼓掌声都没能阻挡她去见周公。
香杏低头看着腿上的小姑娘,神色寻常。不知从哪里投射来一道融融春光,印在她眉眼间,使她冰冷内敛的眉眼多了两分柔和和宁静。
汤连锋站在亭外看了很久,久到福叔上前询问:“三公子可是有什么要紧事寻宝姑娘?”
他立马回过神来,倏地对上香杏的眼睛,磕磕巴巴开口:“没。。。。。。没什么。。。。。。”
说罢,他便转头离去,看背影,颇有两分落荒而逃的狼狈意味。
香杏收回目光,神色古井无波。
投壶台子这儿,人越围越多,也越来越热闹。
“我拿到了!我拿到了!”井明真拿着元宵串儿风筝激动地走出人群,嘚瑟地将风筝拿给伙伴们看,眉目飞扬,得意至极。
“第三也能得?”汤植姝神色讶异。
井明时睨了她一眼:“第三已经很厉害了,这可是第一百个人里的第三,比那些脾气大没脑子的人好了一万倍!”
这话并没有惹怒汤植姝,她用手戳了戳汤植瑜、汤植珍姐妹俩:“喂,她骂你们哥哥呢。”
姐们俩一个比一个胆小,皆缩着脖子不敢说话,只能看见她们不停颤动的睫毛。
汤植姝撇撇嘴,自觉无趣,便扭过头去寻汤连锋:“那脾气大没脑子的人去哪里了?”
井明真也在寻人:“汤宝儿呢?刚刚还在的。”
“她睡觉去了。”井明时盯着他手上的风筝:“人胖觉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