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遍遍的练习,霍醒忽然发觉身边的贺州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他的动作正在逐步变得完整。
按照正常的学舞思路来讲,大多数人都是从模仿开始,即先抓整体动作,再扣细节处理,最后再追求不同的发力感和节奏感。
但贺州不太一样。
他是先从踩节奏开始的。
先不考虑动作是否标准,而是让身体融入歌曲之后,再把胳膊脑袋腿的动作一点点增添上去,最后才形成一个整体。
……也不能说这方法不对,只能说太吃天赋。
从贺州初舞台的表演就能看出,他身上拥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律动天赋。这是一种比五音俱全四肢协调更加难得,更加不可求的东西。
毕竟无论唱歌还是跳舞,都离不开节奏和旋律。
而律动感强的人,能够在跳舞时轻松做出每一个轻重节拍的变化。在同样的旋律中,唱出比旁人更加细致的强弱转换。
这种动态化的处理,会在舞台上呈现出更有感染力的演出!
霍醒抿唇看向镜中的贺州,说不清是羡慕还是别的什么,只能强迫自己将注意力转回教学视频当中,继续练习。
空旷的a班训练室中,只剩下了音乐声回响。
时间一长,围观的摄影老师们也失去了最开始的兴致勃勃,干脆将各自的机位一固定,缩在墙角打盹摸鱼。
而训练室中央的两人就这样不知疲倦的一遍遍练习着。
直到时间接近中午,外面的工作人员进来让他们提前错峰吃饭,霍醒才终于从舞蹈中抽离了出来。
他跳完最后一个转身抬手的动作,趁着尾奏的间隙,将外套脱了下来。
白色打底的t恤已经彻底被汗水浸湿,隐隐约约间透出男生劲瘦的腰身,瞬间让摸鱼许久的摄像老师们弹射起步,赶忙推近了镜头。
霍醒并没在意这些,只是侧目看向身边的贺州,发觉对方并没有比自己好到哪去。
那张白皙脸庞上泛着运动后的红晕,蓬松的头发已被汗水打湿,有些狼狈地贴在额头上。
但他的神情仍旧专注且平静。
霍醒看着他,突然说:“再来一遍。”
不是问句,而是陈述句。
贺州用主题曲开头展臂滑步的动作回应了他。
也就是这时,摸鱼许久的摄像老师们才突然发现,眼前的小花瓶竟然已经能跟上霍醒的舞步了!
不,用“跟上”两个字并不恰当。
霍醒的舞蹈风格是充满力量感和爆发感的。
而贺州瘦削的身躯就注定了他跳不出像霍醒那样的感觉。
但他的动作很干净利落,几乎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卡在了它该卡的拍子上,跳跃时灵巧的像一只猫科动物,做延展动作时又很清楚该将框架做大一些,力量分配的极其讲究。
以摄像老师业余的角度来看,两个人跳得都很赏心悦目,但如果说区别……
看霍醒的舞蹈,能大家清楚认识到他超强的实力以及这支舞的难度。
而贺州嘛……会让人有一种这舞很简单,我上我也行的错觉!
太丝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