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财皱着眉头看了看眼前这位刑部衙门的检点,冷哼一声道:&ldo;既然罪该万死,你就到那边去跪着,一会你也用脑袋来谢罪吧!&rdo;
那位检点没想到王财一见面就判了自己死罪,吓得&ldo;扑通&rdo;一声跪倒在王财脚下,一个命的求饶命。王财厌烦的看着他,接着道:&ldo;起来吧,以后什么罪该万死的话少主说说,谨慎办差,我不会无罪杀人,也不会轻饶一个有罪的人。&rdo;说着指了指那一伙犯人问道,&ldo;他们都犯了什么罪?怎么不在菜市口用刑却跑到这来了?&rdo;
那个检点站起身,擦了擦脸上的冷汗,结结巴巴的回答道:&ldo;回义千岁,这六个男女犯了天条,原来是要在菜市口问斩的,但是刑部衙门说天京流血太多,义千岁入朝辅政,见血不祥,因此让我们到城外觅一人多之处用刑,也有个警示作用。&rdo;
&ldo;天条?&rdo;王财好笑的回头看了看自己的两位夫人,她们也是低声说着什么,便继续问道,&ldo;什么天条要砍头?&rdo;
&ldo;回义千岁,这三对狗男女私行苟合之事,因此犯了天条,以前都是点天灯的,现在改砍头也算是他们运气了。&rdo;检点一脸媚笑的解释道。
&ldo;哦,这通奸也要处斩啊,&rdo;王财嘿嘿一笑,太平天国这道德水平还真是高啊,&ldo;那你们办事吧,我就不看了……&rdo;
&ldo;辅王义千岁,我们冤枉啊,义千岁,冤枉啊!&rdo;突然跪在地上的一个男犯大声喊起来,马上就有几个士兵冲过来给了他几个嘴巴。
&ldo;我记得乙荣五年时天王下过诏旨,准许男女婚配,若是他们情投意合,劝他们领了合挥便是,却是罪不至死。&rdo;一直默不作声的傅善祥动了恻隐之心。
王财点了点头,转身又问道:&ldo;他们都是百姓吗?这男行女行不是早就取消了吗?&rdo;
检点弯腰道:&ldo;王娘说的是,乙荣五年取消男行女行是对百姓而言的,这些人都是天朝的官兵,即不在按制婚配之内,因此犯了天条。&rdo;
&ldo;义千岁,我等官职卑微,却也是为天朝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只不过想得天伦人道便要杀头,这实在是让我们死不瞑目啊!&rdo;刚才那个叫冤的犯人又开口喊道。
王财摆手制止了又准备抽他耳光的几个刑部衙门士兵,对检点道:&ldo;这些人你都带回去,好生看管,再让你们刑部尚书莫仕暌来见我。&rdo;说完王财扫了一眼跪在地上的那六个年青人,暗道一声好好的士兵却因为找个老婆被砍头,这真是荒唐!
挤在人群里容闳和洪仁玕目睹了事情经过,看见王财要走,两个急忙跟了过来。王财看到他们也很高兴,马上把周秀英和傅善祥介绍给了洪仁玕,客套了几句之后便邀请他们一起去大报恩寺走走。
第二卷第一百二十二章:删书衙
一伙人说说笑笑的在大报恩寺周围转了转,遍地都是残砖碎瓦,大块精雕的椽木和琉璃瓦散落的到处都是,王财一边看一边摇头叹息,时不时的蹲下身子抚摸着这些碎片,口中不停的叨念着什么。洪仁玕站在一边也是痛心不已,从这些碎片上来看,这大报恩寺塔规模还真不小,一个流传后世的中华古迹就这么毁于兵祸,更让他无奈的是,亲手毁了这一切的竟然是他的表哥,太平天国的天王!
&ldo;将来有钱了,我一定要重建大报恩寺!&rdo;王财从地上站起身来,拍了拍手中的土灰道,&ldo;中华文化千年传承,总不能在咱们手上毁了不是!&rdo;
周秀英从怀中拿出手绢帮王财擦了擦汗,顺手塞在他的手里,王财朝她笑了笑,转头对容闳道:&ldo;要说败家,中国人真是天字第一号的败家仔,多少前人心血之作都被后人给毁了?今后这种事情咱们可不能再干了,我听说文渊阁有部《四库全书》,前阵子天京派人要抄去烧了,硬是给我拦了下来,这胡满编的东西也不一定都不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嘛,咱们看不懂的东西,自然有人看得懂,勿以一己之私而废人言,你们文教衙门要拿出个意见来,天京那一套废除百家,独尊上帝的办法我看行不通,删书衙要改成编书衙,他们不是把那些经典古藉给删的乱七八糟了吗?现在让他们再补回来,另外再整理完善历朝史料善本,此事宜是不宜迟,再过个几十年恐怕又有很多东西要被败光了!&rdo;
容闳点了点头道:&ldo;殿下说的是,只是删书衙都是天王府派去的人在弄,这个……有点不大好办。&rdo;
&ldo;天王的人?&rdo;王财看了一眼洪仁玕,迟疑道,&ldo;这是不太好办……那这事先放放,回头我去请示一下天王,只是他最近对我颇有意见,我去了恐怕只会让天王不快,万一好心办成了坏事,那就不太好了。&rdo;
&ldo;这事我去办吧,&rdo;站在一边静静的听着他们对话的洪仁玕忍不住接口道,&ldo;这事我去办应该顺利些,相信万岁也是误信了奸臣才弄出这事情的,只要万岁明白了利害关系,这事不难办。&rdo;
王财和容闳都笑的有些古怪,洪仁玕也不解释,心中却对王财有了几分好感,只是他不明白这样一个文盲出身的将军看问题却比很多读书人都高明一些,更可贵的是他并不胡乱排斥敌人的东西,甚至提出了&ldo;去粗取精&rdo;的说法,真个是很有见识,单此一条来看,满朝的大臣也没有几个能有王财这样的胸襟,难怪这么多读书人都愿意跟着他。